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142回 治乱兴亡多少事 自有英雄唱大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回 治乱兴亡多少事 自有英雄唱大风 (第1/2页)

    金光洞里有奇珍,降落尘寰辅至仁。周室已生佳气色;商家应自灭精神。从来泰运多梁栋,自古昌期有幼燐。戊午时中逢甲子,慢嗟朝野尽沉沦。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是《封神演义》第十二回哪吒在陈塘关出世这一回的开篇诗。我现在把它借来,作为我们这一回的开篇诗。那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这一回的故事,与我到四川省宜宾市出差的见闻有关。哪吒是中国民间神话里最独特的一位,他调皮可爱,他放走囚徒,他大闹龙宫,他惩恶扬善、为民除害……《封神演义》、《西游记》中留下他天真稚气的形象,后世更是有数不清的影视剧刻画他的超凡脱俗、聪明伶俐。这个天庭仙童,几经转世,投胎为陈塘关李靖之子。四龙王水淹陈塘关,为救百姓,他剔骨还父割rou还母,托梦母亲,在翠屏山建行宫;托生莲花,再次出世……哪吒的英雄事迹也算讲也讲不完,其少年小英雄的形象也可谓深入人心。然而在666厂像哪吒、三毛、金刚葫芦娃这可都不是什么好的代名词,这就应了小沈阳的那惊世一问,“为什么都是小孩儿呢?”是啊!我们666厂的领导就属于本事都不小,但唯独行为能力与年龄不符,干不出什么成年人干的事儿来!有时你看他们做的事儿,又可恨又可气,不禁就想用蔡明老师的话问他们:“你们这些人的原始学历是胎教吧?”可能有人会说,关宇你这嘴也太损了,我觉得不然,要是原始学历不是胎教怎么能做出在班子会上群体人身攻击中层干部的事儿来?还录了像,留下了罪证!说他们是胎教已经是高抬了,即便是胎教也不是在人胎中教育出来的...

    闲言少叙,书接正文。上回书正说到我历经两天两夜的奔波,终于到达了开会的目的地四川省宜宾市的叙府宾馆。真是让我没想到的是,进门我就遇到了一位滨海口音的老爷子,盘问起来我没完。我一看这哪是个老爷子,这简直就是个问题少年,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我只好化被动为主动,反问道:“老爷子,您怎么对666厂这么熟悉?”老爷子听我这么一问,果然来了精神,本来瘦小枯干的他,嘴里的牙还少了几颗,说话稍稍还有点漏风,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发挥,一边自我介绍,一边侃侃而谈。原来这位老爷子名字叫杨森山,是滨海市显像管厂的经理办公室秘书。为什么他对666厂这么熟悉呢?因为,我们两个单位同是滨海市环环集团的直属企业,也就是说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上级“滨海市环环集团”。作为兄弟单位,自然提起来就让老爷子和我就有几分亲切了。这位杨森山老爷子,自从1986年进入显像管厂就做秘书,2002年的时候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依旧是一名秘书,当时主要负责公司企业报的编辑出版工作,这次培训既是一次专业对口的培训,又是公司领导给他的一次福利,杨森山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出过差。对比杨老爷子,再想想我到经理办公室不到一年的时间,主任就让我出差,既能学习又能出差历练增长见识,我还有些不愿意,也算属于身在福中不知福吧?我和杨老爷子两个人越说越近,险些忘记了时间,要不是房间里电话响起,前台提醒吃早饭,我们俩还说不定要聊到几点呢。我利用简短的时间整理好随身物品,然后陪着杨老爷子去吃早饭。四川这里酒店的早餐其实和滨海市也没啥太大区别,唯独泡菜丰富别具特色。我和老杨一人弄了两根油条,一个茶鸡蛋,一碗豆腐脑,又盛来一小碟子泡菜,开始吃早饭。我吃的特别香,那是因为我已经吃了两天两夜的碗面了。别看我吃的挺香,可是吃完早饭的老杨对我说:“介早点照咱们滨海市的可是差老远了,介老豆腐卤子也太稀了,油条根本没发起来,炸的一点也不脆,像吃猴皮筋儿赛的。就介咸菜味儿还不错,可是也太咸点儿了。我这牙口儿也不行,嘛也嚼不动,光吃这么咸的咸菜受了吗?把窗户开开,我变成个燕巴虎直接尼玛飞出去就完了。”嘿,我吃完了早饭,感觉终于缓过来了,还有这老杨给我说相声,简直是无比的幸福...

    吃罢了早饭,我们正式的培训从上午九点开始,每个人发放了学习材料和时间表。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前两天进行:如何新闻写作、行业新闻的抓写、新闻摄影的选题与节点掌控、如何进行人物采访等等教学内容,还有就是最后一天上午参观蜀南竹海,下午完成新闻稿件的报道起草作为本次培训结业考试的内容。按照学习计划,第一课就由电子报的副总编给我们讲解新闻通讯的写作。要我看这位副总编的课程讲的是中规中矩,他首先讲了什么是新闻通讯,又讲了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这堂课足足上了两个小时,不过这课听得我身边的老杨直嘬牙花子。中午下课去吃饭的时候,我就问老杨,为什么他听课又摇头又嘬牙花子的?老杨告诉我说:“这课讲的太没水平了,不是他吹牛,要是让他备备课,保准讲的比这个副总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最后还给我总结了一句:“照本宣科,不是高手!”我听完了老杨的总结,心中也有同感,想必老杨必定是个高手。出来培训这几天,我和老杨一直学习生活在一起。老杨在宜宾不仅听课不习惯,而且饮食更加成问题。像我从小爱吃辣椒的人,这简直是到了天堂,每天午饭和晚饭都是地道的川菜外加五粮液,别提多好吃了。可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