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3回 纸醉金迷滨海滩 至今犹如在眼前 (第1/2页)
纸醉金迷浮华梦,色竭人衰一场空。年华易逝终须悔。代代犹叹落暮中。这首唐代诗人陶谷的《纸醉金迷》成为本回故事的开篇。这首诗确切的说是没有题目的,出自《清异录·金迷纸醉》,也是纸醉金迷这个成语的出处。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宫里的人们总是过着荒yin奢侈的华丽生活,更是印象深刻。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躲到四川。在四川,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宫一样华丽,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作成的薄纸。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现在这个四字成语被引申为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之所以引用了这首诗开篇,是因为这一回的故事讲到了我到滨海市以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第一次见识到了滨海市夜生活的的一隅。此时,我能想到的词就是这个四字成语叫“纸醉金迷”。也许有人会问,你小子看见什么了?其实我也没见到什么,与后来在工作见到国企蛀虫及其余毒们那副德行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职工请愿的队伍大部分散去,小部分还要回到厂里继续工作。按照钱总的指示,我还得为这些辛苦了一夜的职工师傅们订一份餐。阿磊和阿岭在车里已经睡得天昏地暗了,我和董靖国强打精神走进了一家回民饭店。在我的脑海里,这个钟点儿能有几个吃饭的呢,估计会很肃静,我和老董很快就可以买到饭了。结果进去一看,好家伙,这里是灯红酒绿,人声嘈杂,高朋满座,人满为患。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四十五分,一个跑堂的正端着一盘子八珍豆腐从我眼前飞快走过。按说他不得喊声“慢回身”吗!滨海市这里的饭店没这规矩,不过还好,倒是没扣任何人身上。跑堂的基本功很扎实,端着一大盘菜连一个汤点儿都不往外撒,脚步轻盈飞快,好似凌波微步。我的眼神最先落在了跑堂的端着的这碗菜上,说实话这一夜的奔波我也有点饿了。我低头一看,嚯!这不是滨海市传统菜老爆三吗?传说这道菜还真是起源于清真菜系。我的眼神跟着这盘菜就飘到了桌上,我惊奇的发现原来滨海市晚上吃饭的都是一对对的情侣。几乎每桌都是如此,哦,原来滨海这里都习惯晚上出来谈恋爱吃饭,看来我还是见识浅薄。您看着眼前一对儿、一对儿还有一对儿半儿的...嗯?怎么还出来了单儿了呢?此时的我才刚刚在烟雾缭绕,人声喧哗的环境中适应过来。我仔细观察起了这里的食客们。他们有的时候一男一女,有的是一男两女,他们坐在那里是打打闹闹、搂搂抱抱、勾肩搭背、斜肩铲背,又亲又吻,又咬又啃,yin词浪语,让人不忍直视啊!今天我还能记得在最正中间那张桌子,主座儿的位置上坐着一个胖子。这家伙身高得有一米八五,目测没有300斤也差不了多少,秃脑袋刮得是又青又亮,大金链子,金刚菩提手串,左肩纹龙,右肩刺凤,肚子上方绣了一尊大肚子弥勒佛。一边搂着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大呼大叫,大吵大闹。两边的女人,一个搂着他的脖子,一个躺在他的怀里,一个端酒,一个喂菜。再往其它桌子看去,几乎是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一类人。瞬间,我的思维发散了。我似乎觉得店门口上应该写着一副对联,上联:一双玉臂千人枕;下联:半点朱唇万客尝。牌匾上书三个大字:丽春院... 话说,我和老董一进丽春院呐,不对!是一进饭店,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们那时都还没结婚,更没有夜不归宿的习惯,这种场景也算是生平仅见。我们俩木在那里,不知道是再往里走好,还是退出去好。就在这时,一位俊俏的小姑娘拿着菜单来到了我和老董的面前。一边好奇的上下打量着我们俩,一边问道:“二位吃点嘛?里面正好还有一个两人的座位,里面请。”还是,比我大几岁的老董经验丰富些,他开口答道:“我们想订一些盒饭,你们能做吗?”刚刚还满面春风女服务员面色立刻阴沉了下来说:“我们这里不卖盒饭,你们找别人吧!”说罢,这小jiejie转身就走,我赶忙喊住了她说:“等一下,我们订的多,你们大半夜的多赚我们这一分钱,你们也不亏呀?”这小jiejie不耐烦地抱着菜单,扬着个小脸儿问道:“哟!你们俩能定多少盒饭啊?”董靖国一看有门,立刻补充说:“150份,现在就要!但是得给我们开票,我们得回去报销。“报销?原来是公事儿,你们不是内个呀?”小jiejie不怀好意的笑着说道。我们不是哪个?这句话把我俩说的是一头雾水?再说了,我们俩是哪个也不能吃尼玛150份盒饭啊?这特么得多大的运动量啊!此时,这位小jiejie又说:“好吧,我们饭店不卖盒饭,但是看你们着急又是公事儿,我去把老板叫来,你们和他说吧。看你俩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还以为是内个呢?嘻嘻...”说罢,这位用手中的菜单挡住了嘴,笑着走进了后厨。 不一会儿,从后厨走出来一位50多岁的大叔,这位双眸放光,精神矍铄,身穿着一身白色的厨师服,带着厨师帽。嘿!人家这老板真敬业,还亲自下厨干活。我们赶忙说明来意,订150份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