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213回 探听陶阳得信息 无有手机有呼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回 探听陶阳得信息 无有手机有呼机 (第2/2页)

老张造蒙了的。老张看我愣住了,他还是不急不慌的接着说:“这奶牛的定义,是不是有黑白花的就是奶牛呢?还是能挤奶的都是奶牛?如果是前者就一定有公奶牛,如果是后者就一定没有公奶牛。到底有没有公奶牛呢?”

    嘿!我这大早晨的好不容易有了学英语的雅兴,全让一个公奶牛的问题给搅和了。这个老张,也真是太搞笑了。我看着像孩子一样可爱的老张笑着说:“我觉得您不用问我了,您已经说出答案了。有没有公奶牛,要看如何去定义它。要是只要有黑白花的就叫奶牛,那一定会有公的。否则就没有,这要看你的定义是用类别界定的,还是功能界定的。”老张看着我眼睛都直了,摇晃着脑袋说:“理科生是变态,你都说了些什么呀!公奶牛的同义词是不是阴阳人?你说这听起来怪不怪?”由于来上课的同学越来越多,我前前后后的座位都坐满了,可是公奶牛的争论没有就此停止。旁边报社的一位编辑jiejie说:“老张,你大早晨是不是牛奶喝多了?怎么就非得抓住奶牛的问题不放呢?要不我回去给你查查资料。”正在我们争论的面红耳赤,笑的前仰后合的时候,过来了一位高人,他笑着说:“你们的问题,我可以回答。”我抬头一看,这不是华局吗?他向来不爱说话的,怎么今天来了兴致呢?只见华局非常沉稳的介绍道:“你们所说的黑白花牛,也叫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世界上奶牛品种近百个,其中最著名的有黑白花牛、娟姗牛、更赛牛、爱尔夏牛等等。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专门化奶牛品种。经用荷兰的黑白花牛与中国黄牛杂交,并对其后代进行长期选育,已培育出中国黑白花奶牛品种。因此说,经济学的角度说,一定是有公奶牛的。公奶牛的功能是用来交配的,它们要保证所有的母奶牛都在哺乳期,所以它们要不停的交配。”哇塞,这华局真是让我刮目想看啊,人家的解释也太专业了,我一直以为这奶牛是生出来以后,成熟了就可以产奶呢!想想真是幼稚。

    还没容我多想呢,老张拿着我们的通讯录站到了华局的身边说:“您太有学问了,您是哪个单位的。您刚才说的我都记住了,今天回家我就告诉我儿子去,保准倍儿有面子。”华局微微一笑,指了一下通讯录,老张点头称谢,华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也很好奇,这华局到底是什么局的呀?怎么对奶牛的知识了解的这么清楚呢?我从书包里,拿出了通讯录,低头一查,我也笑了,原来是——畜牧局。因此说,我们这个培训班的100人里,他们不仅绝大多数是副处级以上的领导,更是一群业务精英,是各行各业,各机关单位的骨干力量。看来我注定与英语无缘啊,好不容易想学学,这咋就被老张的公奶牛给搅和了呢!

    紧张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上课学习,休息胡侃,中午打牌,还有放学三人组,我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学习时光。虽说脱产学习,但是有些工作我是躲不过的。比如像季度工作要点、季度总结这样的文字工作,我不可能让主任代劳。这样的工作只能是主任帮我收下各部门的素材,然后我下班后给我,回到单身宿舍用我的业余时间完成。其中涉及到一些修改的工作,主任就会随时给我打传呼机。让我非常苦恼的就是,这国投大厦没有IC卡电话,我去哪里能打回去呢?身旁市高法的牛姐看到我很犯难,赶忙掏出手机让我用。久而久之,我这只要一摸腰,这jiejie就迅速掏手机给我,弄得我十分的不好意思。我在666厂工作了十八年,而且在经理办公室还干了六年半。这个企业没有给我配发过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究其原因就是我只知道低头干活,从没为了自己的这点小事儿去找领导争取。可是您再看那些国企蛀虫和余毒们,他们开着公家的车,拿着公家汽油补助,公家的手机,花着公家话费,桌子上摆着两个台式机,数不清的笔记本电脑,瞪着一双傻X般的大眼睛楞不会用,却偷偷摸摸的干着祸国殃民的勾当。有人会说,你咋知道他们不会用的?原因有二:第一,蛀虫和余毒们能力和素质不行,电脑在他们手里也就是个摆设,充其量是个办公家具。第二,他们不担当不作为。试想三四台电脑对着自己全开机,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一工作就是几十年,估计就算辐射也早把他们射死了!因此说,在国企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蛀虫们从不管业务干部的死活,人家捞个沟满壕平,开心就好!占着高位,不担当。占着权利,不作为。占着资源,不使用。占着茅坑,不拉屎。只知道睁眼睛贪污,闭眼睛睡觉,此为蛀虫也!

    哎!一说起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儿,总能让你感到莫名的恶心和愤怒。当然,一样的生活我不会在故事里重复提到,可是生活中的故事还要继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忙忙碌碌中,转眼间就来到了九月底陪刘云回家的一天..

    本周第三更到这里就结束了。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太夸张吧?现在电脑功能那么发达,哪有人桌子上摆三台电脑的?那不是脑袋有毛病吗?哎!在666厂的事儿,表面看似不合理,但是在其背后都有着最合理的解释。就像郭老师说的那样,带手表看的是带儿,带怀表看的是链儿,吃包子吃的是馅儿,听相声听得是贯儿,听评书听得是赞儿,尿炕看的是片儿,养王八看的是盖儿,蛀虫桌上摆三台电脑玩得是派儿...。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圈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网或QQ阅读为我投推荐票。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