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215回 即便生前无恶报 难免死后有雷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5回 即便生前无恶报 难免死后有雷灾 (第1/2页)

    半夜西亭雨,离人独启关。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细滴高槐底,繁声叠漏间。唯应孤镜里,明月长愁颜。这首唐代诗人张蠙的《雨》成为了本回故事的开篇。在介绍引用这首诗的原因之前,我们得先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张蠙。蠙字的读音通“贫”,二声,意思是孕育着珍珠的蚌。张蠙字象文,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唐代著名诗人、才子。也正由于此人才华横溢,身世扑朔迷离,成为了古文学界的研究对象。由于我高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读过这首诗,因此我是对张蠙煞费苦心的研究了一番,可惜手里的资料实在有限,因此到现在我也没太弄明白。因此,我只能粗浅的评价几句,要是说的不对,还请学界的读者多多批评指正。从张蠙众多的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多以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居多。风格我觉得可以用六个字概括那就是:清冷、幽淡、雄阔。从仅有的史料记载以及留存的诗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张蠙的一生壮志难酬,身世飘零。而我们这段故事中的我,正乘车离开滨海市,直奔山西,恰好赶上了秋夜冷雨,当我看到窗外划过的闪电时,我便突然想起来这首诗,想起了我的境遇。大学毕业的我只身闯荡滨海市,来到了666厂,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和踏实的工作,以及身边领导、同事、朋友的照顾,我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进步了许多。但是,我也遇到了一生中前所未有的困惑,那就是国企效率的低下,没完没了推诿扯皮和太极拳,以及像国企蛀虫杨万晨这样满满负能量的卑鄙小人,这样的人存在会让你感觉得前所未有的绝望和孤独。因此,我们这一回的故事还要从我那一刹那间心境的转变说起...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我和刘云坐在回山西的列车上,依偎在一起,十分的温暖。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车厢内熄灯了,刘云要去中铺睡觉,我急忙抢着去中铺,我哪能让我心爱的人受一点苦呢!可是当我站起来的时候,窗外的一道闪电,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是一道明亮而又摄人心魄的树枝状闪电,十分壮观。它透过云底,像银蛇盘空,枯枝倒生,一晃即逝。在闪亮时,云体乌黑部分,忽然发红,好像刚从炉火中取出来的锻铁似的。远处的山顶都被这道明亮宏大的闪电照亮了,很快一阵惊雷传过,真是太帅了。此时,我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可当我顺嘴读出这句诗的时候,一下就想起了那位身世飘零的张蠙。那西亭的雨夜,平添着离人的孤寂。时间就那样在雨滴声和更漏声中慢慢的流逝着。我仿佛在闪电闪过的那一刹那,在远处的山间看到了那纶巾白氅、凄苦落寞的张蠙。他好像正在雷电与碎雨声中,宣泄着内心的愁苦与孤独。此时,我的心境随着诗人的感觉一转,望着窗外漫天的秋雨,一下子就添了孤单,愁了容颜。身边的刘云看着我在那里站着发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晃着我的胳膊问我:“你怎么了?怎么愣住了?是不是被刚才那个雷给吓着了?”我从万般感慨和凌乱的思绪走出,微微一笑说:“没..没什么,我上去睡了,你也早点睡吧。”刘云偷笑道:“原来你也我一样怕闪电怕雷声,还不好意思承认呢!”女孩子胆子小怕闪电怕雷声,而我从小就不怕打雷,相反我喜欢看见闪电透过云层的样子,特别的壮观。不过,看着刘云看我的表情是那么可爱,我又何苦去和她抬杠呢?因此,我假装有些紧张的样子说:“嗯,我好害怕,要不咱俩都在下铺一起挤一挤吧?”刘云脸一红,一瞪眼说:“想得美,赶快上中铺去,别废话了!”看着刘云那可爱的样子,真是令人好笑。

    我爬上了中铺,躺在那里。可能是因为刚才心境的变化,本来已经是昏昏欲睡的我,现在变得困意全无。闭上眼睛还是那道壮观的树枝状闪电。您说,咱们民间传说凡是作恶的人都要被天打雷劈的,但是要是您勤加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一定是封建迷信,无稽之谈。因为,一年四季雷雨天不少,尤其是滨海市到了雨季还有雷暴天气。一个小时能发生闪电2万多次,可是一夜起来,你放眼一看那些jianian诈邪恶、欺压良善、贪赃枉法、利欲熏心、贪婪成性的王八蛋们一个都没劈死,你就会对这个民间传说无比的失望。不过,既然我们说到了这里,我们得讲一个科学解释不了,真实存在,听起来还特别解恨的故事。据陕西省眉县的县志记载。三国时期的董卓作的恶可真是数不胜数了。董卓自从入住洛阳之后,不复昔日豪杰之气,居然做出了挟持天子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许多朝中大臣还有黎民百姓都因他而死,甚至他还在后宫之中行苟且之事。董卓坏事做尽,终于死在了他的义子吕布手中。董卓死后,也许真的是遭到了报应,根本没有人敢替他收尸。就连他下葬之后,坟墓也多次被天雷劈开,这大概真的是遭了天谴吧。吕布王允成功击杀董卓之后,他的家人悉数被清缴,董卓的尸体暴尸数日,士兵们还把他点了天灯。直到李傕率领部下攻入长安之后,才将董卓和他的家人厚葬。而埋葬董卓和家人的地方被后人叫做“怪骨窑”,位于今天的陕西眉县。梅县县志中准确记录着李傕、郭汜将董氏下葬的时候雷电大作,天雷劈开了他的坟墓,之后墓xue被大雨灌入,棺木也因此随水飘走了。后来民间传说董卓之后多次下葬但是他的坟墓也屡次遭到雷劈。直到后来人们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将他的墓xue混合上其他的骨头才没有再被劈开,“怪骨窑”也因此而得名。董卓曾经也是一位志向远大的豪杰,可惜后来走了错路,也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权力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