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月白风清 (第1/1页)
“大小姐,不好了!二小姐在西园闹起来了!” 绿芜小跑着进房,急促地说。 星河在案前抬起头,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 “宋典不在吗?让他送月怡回房即可。” 绿芜跺了跺脚,回道:“就是宋典来禀的!他说二小姐抱着小少爷硬闯彩蝶轩,侍卫们怕伤及小少爷不敢动手,正僵持在那边呢!” “那去看看吧。” 星河叹了口气,合上面前的《南秦·四部志》。 “这是第几回了?” 知道她问的是这几天二小姐闹着要见姨娘的次数,绿芜赶紧答道:“带上这回,是第六回。” “好!她快要就范了。” 说罢,星河披上一件纱衣,快步走出房去。 绿芜提起灯笼,跟在后面喊道:“小姐慢些!外头暗了,等我多喊几个丫头,多打几盏灯!” 走进西园拱门,便听见宋河洲哇哇的哭声,还有宋月怡的啜泣声。 一众的侍卫不敢妄动,唯有手挽着手,组成了人墙,把他们姐弟二人挡在彩蝶轩门外。 门内不时传来几声赵姨娘的咒骂声,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宋典前面引着路,星河在一众丫鬟簇拥下,走到了阁楼近处。 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宋月怡便放下怀中的弟弟,拖着他跪倒星河面前。 她抬起头,一把抓住星河的裙角,梨花带雨的哭诉道:“jiejie!不知我母亲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连我们姐弟都不能见她一面。河洲还小,思念娘亲,求jiejie网开一面,让他进去见见我娘吧!” 扯开裙角,星河走到河洲面前,摸了摸他rou乎乎的小脸,笑着说:“河洲,你想见你娘,还是想喝麦芽糖稀?” 一听到“糖稀”,宋河洲立马制住了哭闹。 伸手扯住她的衣袖,摇晃着说:“糖稀!糖稀!jiejie,我要糖稀!” 星河回头使了个眼色。 绿芜立刻上前,蹲下来哄着宋河洲说:“小少爷,奴婢带你去厨房喝糖稀好么?” “好!好!” 宋河洲拍着手,欢天喜地的跟着她去了。 留下跪在一旁,神情尴尬的宋月怡。 星河蹲下身子,仔细看了一番她的脸,依稀觉得她迷蒙不清的眉眼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毕竟血浓于水,姐妹亲情淡薄,却有这份天然的联系。 轻轻叹了口气,星河好声说道:“不是jiejie有心为难。而是你娘犯了大罪,靖国公府也包庇不得!若非如此,父亲也不会多日置之不理。” 宋月怡脸上挂着泪,颤抖着说道:“大魏律令,天大的罪,也要审要判才能处置!我娘已经被关了三天了,就算是打碎了先皇御赐的物件,总不至于要和下人们一样私刑处置了吧!” “当然不会!” 星河站起身来,冲侍卫们挥挥手。 一堵人墙即刻散开。 她走到门前,拔高了声音道:“三日后,父亲会召宋家宗族长辈,合议此事。是送大宗伯府国法处置,还是依宋氏家规处置,还要看叔伯们的意思。” 宋月怡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叔伯们何其残酷无情,当年一道佛谶便险些擅杀宋临川。 到了区区一个姨娘这里,只怕连争论都省了,性命不保已是定数! 她嘴唇咬的乌紫,爬起身来对星河行了个礼。 “jiejie,是我不懂事。这么晚了惊扰您了!这就回去,jiejie也请早些休息。” 星河点点头,目送着宋月怡离开西园转入最西边的小院里。 那一夜,琴声不止。 自西园传到了东边,已是窸窸窣窣不甚清晰。 余音廖廖不绝,星河却睡得尤其踏实。 该来的总会来…… ******* 宋月怡清早起身,精心梳妆打扮一番,便带着丫头雨燕出了门。 一夜琴声,却未得到师父的回应。 父亲不肯见她,嫡姐宋星河也不似虚晃。 踌躇间,母亲随时可能丧命,她已不能再等! 娘亲、师父和兰姨是手帕交,十几年前金兰情谊至今。 多年来,她们各自隐匿身份,私下相见都是在利人市的兰桂堂。 那是兰姨私下开的花铺,唯一的掌柜兼伙计是她老家的堂弟,常为她们传递书信,是唯一能在琴音之外联络到师父的人。 街道转角的花铺,铺面一西一南两面大开。 偌大的前堂,层层木架上摆着一盆盆精心修剪的花木,一个忙碌的身影在这层叠的绿意中低着头穿梭忙碌。 “九叔!”宋月怡轻唤一声。 杜九转过身,一见是她连忙迎上来。 暗暗观察过周边无异后,方拉她进屋。 雨燕乖觉的跟进去,拿起花铲和水瓮,便去照料架子上的花卉。 杜九把宋月怡拉到一边说:“小姐好久没来了。家姐离京前说你们不会再来相聚,让我过阵子把店关了回老家去呢。” 宋月怡神情落寞的说:“兰姨走了,九叔你也要走?” 杜九笑着说:“叔这不是还在么。你怎么一个人来了,蝶夫人呢?” 宋月怡摇摇头,“我娘身体不舒服。我这有封信,能替我交给师父吗?” 杜九脸色一紧,连忙把她拉到内室。 确认过四下无异,他才问道:“是不是天大的、要命的事?” “事关我母亲安危,十万火急。”宋月怡沉重的点点头。 杜九这才收下信,谨慎的放入袖中。 “九叔,月怡不情之请。这信……能不能现在就去送?” 看宋月怡脸色不对,杜九连忙答应道:“稍等。我把铺子关了,马上替你跑一趟。” 宋月怡急着说:“别关了!我和雨燕在这等你回来。” 杜九慎重地点头,“好!那辛苦小姐了。” 宋月怡把他送出门,眼看着他策马离开,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她回身找了一把花铲,便开始挨个翻松陶盆里的土。 走到花架侧边,一株白菊映入眼帘。 那株菊枝干笔直高挺,大团的花朵簇成一束,形态优雅是君子中的君子之态。 最难得的是,花朵初绽,花瓣白如初雪,净透无瑕,在阳光映射下,竟比周围五颜六色的花株更加耀眼夺目。 她爱惜的抚了抚大团的花朵,感叹道:“好一株‘雪海’,上品中的上品!燕儿,一会走时搬回去送给大小姐。” 雨燕应了一声,笑盈盈的把这株菊花搬到了案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