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节 峡谷 (第2/2页)
,表情不是那么清晰,但可以肯定,这名士兵没把随时可能砸到自己的侦察炮弹放在眼里。士兵身旁有一挺机枪,一个背影伏在地面,无动于衷。 情报官说:“一百五十米范围都拍过了,只有这张有人。” “扩大到三百米。” “存货不多,后面怎么办?” 克林顿少校鼓着腮帮,眼睛始终无法从那张照片挪开,“战斗只需要一次,没有后面。” 五分钟后,情报官又点开两张。 数了数,大约还有二十几人,根据炮弹落点计算,这拨人所处的位置距二人机枪组约一百五十米。四个人护着一副坦架,准备规避。护士模样犯傻的女人被一名军官抱住,估计这个时候已经压在身下。也有裹着纱布的人,将无动于衷的后脑勺暴露给照相头。 “你保证这些照片能将三百米范围一草一木都包括在内?” “不少炮弹的拍摄区域是交叉的,可以保证。” “多尔少校没有白死。”克林顿少校不知道自己应该高兴,还是悲伤。 “少校?”情报官似乎还有话要说。 克林顿半开玩笑道:“你觉得那个机枪手有威胁?” “不错。” “.......” “这个伏地姿势不像机枪手,”情报官切回第一张照片。 “像什么?” “使用大口径反器材步枪的狙击手。” “那又如何?这样的人我有三个,何况这里的地形完全是*和突击步枪的天下。” “狙击手首先是兵器行家,他显然知道机枪的正确射击姿势,也很了解M249很难做到精确点射,他仍然保持狙击姿势只是职业习惯,也就是说,他压根不打算在那里开火。我肯定他现在已经转移位置,不会等第二发装*的炮弹。” “亲爱的,现实战场不是狙击手大片,请不要神化这个职业。” “当然,但我的意思是,这个人不是那种想凭一挺机枪挡住我们的愤怒青年。他会利用复杂的地形与我们周旋,再明确点,他不奢望打赢,只想拖延时间,等人来救。” “我明白了,谢谢。” 克林顿少校将各排、班的资深军士都召集到一起,分析地形、交流意见后,下达了经过修正的攻击方案。 真正的炮击开始了,现场的6门迫击炮、4具*发射器,外加二十多里外的105mm*炮群向侦察炮弹标定的方位同时开火。不过克林顿少校没有对此寄托太大的希望,峡谷地形最大优点正是炮击盲点无处不在。 花莲城,CB师整训基地。 空袭警报刚刚平息,马镇山中校拎着钢盔钻出工事,默默穿越空无一人的教场。 “他去哪?”有人问。 一名参谋敲落工事里一砣泥土,“请战。” “为什么师长不让我们救团长。” “因为师长不是AD军的人。” “哦,”这个补充兵似懂非懂。 名为补充兵,却不是新人,他原属DZ师某团。不久前,驻滇AD集团军根据中央军委特别指示,分别从DZ师和DA师抽调“者阴山穿插英雄连”和“老山防御英雄连”,成建制调往第八战区,与宜兰阻击战伤愈老兵合编为ID团荣誉营。ID团副团长、特等功臣马镇山兼任营长,3号机场战斗打响前,在此负责整训。 马镇山在师指地下工事前蹲了一会儿,看见一名作战参谋走出来,正好是军校同学,便一把拉住。 “别拉我,没用。” “援军到底去了没有?” “我们科长亲自压阵,你说去没去?不过已经回来了。” “回来了?” “第二拨是QI旅参谋长亲自带队,还在路上。” “哦,”马镇山稍稍松了一口气,拉到一旁小声问,“你认识我马镇山不是一天两天,别重申什么保密条例。告诉我,现在什么情况。” 作战参谋看了看四周,“你们团已经放弃3号机场。” “诳我?” “听我说,肖团长打得很顽强,是上头突然命令撤退,”作战参谋捅了捅天。 马镇山会意道:“难怪连师长都换了......QI旅这次去,是接应?” “对。” “接上没有?” “3号机场已经被敌空降部队控制,无人机侦察发现,外围阻援的敌军还在不断增兵。好像敌人也受到上头的压力,不吃干净ID团不罢休。这一时半会的接应不上,小吴师长也不好对QI旅那边说硬话,闷了一整天了,你别去招惹。” 马镇山目送作战参谋离开,看一眼师指门外六亲不认的警卫,摸了一支烟放在嘴里,招招手。 “下士,有火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