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于谦于谦 (第2/3页)
水泥路,却是个新鲜的事物……”宋礼抬头,看了眼朱瞻基:“老臣唯恐此事出错,恳请太孙能从日月堂里,调拨几名熟稔新式水泥路营造的少年人,入我工部,也好帮衬着老臣,将这件事,实打实的办下去。” 初闻言。 朱瞻基便立马错愕起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宋礼这个老倌儿,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一时间,竟然是忘了开口回应。 宋礼看着沉默不语的太孙,以为对方不愿。不由,将请求的目光,看向在场另外几位同僚,希望能够帮着说上几句话。 夏元吉最近和宋礼来往的密切,让稍稍沉吟,便开口道:“太孙,宋尚书此言并无虚假。新式水泥路,乃是太孙与日月堂一班英才所创,若论熟悉,自然是日月堂的少年们最为熟悉。若工部有他们相助,营造新式水泥路之事,势必事半功倍。” 朱瞻基现在已经心花怒放。 若不是四位老大人还在眼前,他只怕是要蹦起来,欢呼雀跃了。 正所谓,瞌睡时送上枕头。 眼下,这个枕头,可是宋礼他们亲自送来的。 如何让日月堂,紧密的融入到大明朝局之中,可是朱瞻基一直以来想要促成的事情。 奈何,仕途显然是不可能的。 至少如今还在考四书五经的科举,是一点也不适合日月堂出身的少年们。 眼下,有宋礼主动请求,这件事情就变得很好办了。 至少,会是一个良好的开头。 在场众人的目光,都关注在朱瞻基身上。 他抬头看向众人,面上不显,轻轻点头。 “有宋老大人信赖,是那般小子们的福分。待皇爷爷回京,定下营造新式水泥路之事。宋老大想从小子这里带走多少人,都可以!” 日月堂那些少年,被你宋礼带去造路。 这是在替朝廷做事吧? 既然是替朝廷做事,是不是该给个名声? 职官、散阶,是不是总要加一加的? 就算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官身,但掌总的几个人,总该是要有的吧。 余下的,是不是也可以,借此在各部成为吏员? 等到最后,科举改制后,这批早已熟悉各部司衙门的日月堂吏员,便是真正鲤鱼跃龙门的时候了! 得到了太孙亲口答允。 宋礼老脸一喜,开怀大笑。 连忙是举起手中酒杯。 “老臣敬太孙一杯!” “几人老大人,同饮。”朱瞻基依旧是脸上平淡,举杯邀约。 “同饮!” 矮山上,那一轮大日,终于是渐渐的藏在了山林后面。 谁说应天无朋党? 朋党正在此处! …… 城外的清晨。 还带着些雾气。 朱瞻基站在台阶上,眺望着四位老大人的马车,缓缓隐入到晨雾之中。 年少有年少的好处。 说出的话,都可以用一句少年热血来宽容对待。 但年少,也有年少的坏处。 那就是,朝堂上这些执掌权柄的大人物们,不可能彻底的将所以的希望寄托于少年人身上。 看着马车消失的方向。 朱瞻基直到,这四位回到应天城之后,就算是入不得东宫,但书信却是必定要递进东宫里头的。 台阶上。 一声少年人的无奈叹息。 最后,烟消云散与晨雾之中。 身影随同消散。 …… 矮山下。 有一片地,是属于日月堂的。 连绵的屋舍,虽然并不富丽堂皇,但都修建的很是坚固。 在屋舍的后面,抵近山脚的地方,是一片片的工坊和实验室。 当皇庄里,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之中。 当朱瞻基,还未起来相送四位老大人的时候。 这片日月堂里的少年人们,便已经早早的醒来。 屋舍里,三张上下铺,六个少年人。 将床铺整理成豆腐块,梳洗完毕之后,便各自奔赴应该去到的地方。 年幼一些的,自然是跟着秀才他们,学习日月堂内部的各种课程。 年长些的,则是钻进一个个的实验室里,继续着昨日依旧没有完成的实验任务。 最近,日月堂里新进了两个人。 一个是幼军卫经历于谦。 另一个是衍圣公孔彦缙。 两人一般大,都是同龄人。 坐在周围最多不过十一二岁的孩子中间,于谦和孔彦缙两人,显得格外的突兀。 昨夜,因为一道进水、放水的算术题,两人研究了一晚上,还是不得其法。 现在。 讲台上。 并不比他们大的秀才,正在拿着课本,手里捏着一块白白的棒棒,在那块黑板上,画着兔子和小鸡。 然后一圈,最后在边上写了一堆数据。 题目已经出来了。 已知现在笼子里有多少多少只脚。 问笼子里,共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小鸡。 因为身高,坐在最后面放着笤帚位置的于谦和孔彦缙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