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牡丹峰 3 (第1/3页)
李如柏素知四弟如樟心高气傲却不善言辞,于他而言被俘本就是奇耻大辱,再加上福岛正则和平野长泰临行前的一番诛心之论不啻于雪上加霜!如果排解不好恐怕四弟如樟会就此一蹶不振,因此心中颇为忧虑,却不想被窖生举重若轻的几句玩笑话便消解的不见踪影,不禁对窖生又是钦佩又是感激!于是拍了拍窖生的肩头说道:“你们几个混小子就知道胡说八道,上次的军棍还没挨够?眼看这天都快亮了,大伙都折腾了一夜赶紧回营睡觉!” 李如梅打了个哈欠说道:“二哥这么一说还真困了。不过,二哥,大哥今天不会要今天下令要打平壤城发起总攻吧?” 李如柏表情肃穆地道:“大哥的心思我不敢妄加揣测,不过还是有备无患,但我估计平壤城内的倭寇今日恐怕会严阵以待,防备我们攻城,昨夜他们使尽手段折腾咱们,今天也该轮到咱们折腾折腾他们了。你们几个放心去睡吧,有事我喊你们。” 李如樟、李如梅、窖生依言各自回了营帐内倒头大睡。 此时,在平壤城内日军第一指挥官小西行长刚刚和福岛正则、平野长泰碰了头,他对整个的偷营细节都仔细地听了一遍,随后好言宽慰了两人一番,让两人各自回房休息,自己则枯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转眼间天色渐亮,小西行长站起身来到窗前,伸手将窗子推开凭窗远望,见到平壤城此刻正笼罩在一片漫天大雾之中,本就忧心忡忡的他中更是一震,因为在攻城战之时,攻城一方最喜大雾,这样可以趁守城一方准备不足突然发起攻城战,往往能收获奇效,因此他丝毫不敢怠慢,传下军令,令城内将士均严加戒备,一旦发现明军有攻城迹象即刻全员进入战斗状态。 然而从清晨至下午,明军大营始终静悄悄的,不见丝毫动静,然而守城的倭军却死死地盯住城下明军的一举一动,片刻也不敢怠慢! 可小西行长哪里知道,这大半天的时间里,明军营中上至宋应昌、李如松,下到普通士兵,都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好觉,将连日来的劳顿一扫而空。 及至傍晚时分,仍不见明军有丝毫动静,小西行长不禁在心里暗暗咒骂李如松等明军将领:你们这帮蠢货到底懂不懂兵法,会不会打仗?如此有利的天气实在是可遇不可求,这么大的雾气是攻城军队最好的掩护,可你们竟然就这么轻易错过,却害自己和守城的士兵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白白空耗了一天。要知道人在临战状态下对精力和体力的消耗都极大! 小西行长越想越气,绞尽脑汁后忽然心生一计,他急忙派人把小西飞传了来,面授机宜后小西飞独自一人骑快马来到了明军大营求见李如松。 此刻李如松饱睡了一个好觉后才起床,让军中的伙夫煮了满满一大碗汤面,刚刚端了上来还没等吃上两口,窖生便进来禀报说小西行长的特使小西飞求见。李如松啊直接让窖生通知杨元、麻贵,然后命人带着小西飞进了营帐。 小西飞见了李如松赶紧行礼拜见。杨元、麻贵也先后进了中军大帐,向李如松施礼后都坐在一旁。 李如松坐在主帅的座位上大口吃着汤面,头也不抬地问道:“小西飞将军,坐吧!中华有句俗语:一回生两回熟,你我也算是熟人了,有事不必藏着掖着,开门见山痛快点!贵军指挥官又有什么新的提议?” 小西飞被李如松的一顿抢白说得有些脸红,但此刻却也顾不得尴尬,对李如松深施一礼道:“启禀提督大人,我军指挥官小西行长此次派我觐见,是请求您即刻退兵三十里,明早他便亲自率领全部军队出城投降。” 杨元和麻贵彼此对视了一眼却不说话,在场众人都一起看向李如松。 李如松浑似没听到小西飞的话一样,自顾自地就着蒜瓣大口吃着热汤面,唏哩呼噜地把面吃完了又端起大海碗喝了两口面汤,然后他才一脸意犹未尽的表情看着小西飞,却不说话。 小西飞被李如松看得心里发毛,结结巴巴地说道:“提……提督大人,我刚才说……” 李如松简单明了地截断了小西飞的话:“准了。” 这下小西飞更加不知所措,脱口问道:“什么?” 李如松笑了笑说道:“不就是我军今晚退兵三十里,明早你们的指挥官小西行长亲自率兵出城投降吗?本提督现在就答复你,准了!还有别的事吗?” 此刻小西飞脑子里一片空白,临行之前准备好的几套说辞方案却被李如松的一句话就戳到九霄云外了,怔了半晌才嗫喏道:“没……没有了。” 李如松看着一脸茫然的小西飞,微笑着揶揄道:“将军吃了吗?要不我让伙房给你也下一碗热汤面?” 小西飞如梦初醒,赶紧向李如松施礼道:“谢提督大人,怎敢劳烦提督大人。我这就赶回平壤城向小西行长将军回禀。告辞!”说罢转身快步走出营帐,飞身上马回平壤报信去了。 麻贵向杨元使了个眼色,于是杨元起身向李如松施了一礼问道:“属下敢问提督大人,是否真要答应小西行长的请求,要后撤三十里,属下担心其中恐怕有诈。” 李如松看了看杨元和麻贵,微笑道:“两位不必当真,这是咱们平壤城内的那位老对头小西行长觉得昨晚和今日白天都没占到便宜,心有不甘才使的小把戏,若我当真率军后撤三十里,平壤城内便立刻会杀出一支骑兵,趁我军后撤之际突袭。如果我军并不后撤,今晚恐怕仍然会有倭寇来偷袭我军营。” 杨元听了李如松的话说道:“启禀提督大人,如柏将军最近连日cao劳,今日属下愿带兵巡夜,严防倭寇袭营。” 李如松摇头道:“不必,让如梅、窖生和李宁带一千官兵在平壤城外五里的地方伏击倭寇即可,你们下去各自传令,这两日没有其他任何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