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韩王咎(三) (第2/2页)
。 如今三国会盟之事,三国君臣俱是达成协议,无一人反对,那接下来就该商议,如何攻秦,何时攻秦,各自出兵多少之事了。 路途遥远,难得见上一面,若是这些事情不说清楚,等到以后派遣使者来来回回,可真就一年过去,也弄不出个所以然来。 熊横深深的认为,六国攻秦如此之难,最重要的就是这信息传递太慢。 韩咎举着手中酒爵,瞄了熊横一眼后一饮而尽,也不知道他是想到了什么,一抹笑意在他眸子里闪过。 “嘿嘿,楚王当为合纵长,那就需得cao持攻秦之事,如这何时攻秦,从哪里进军,楚国为合纵长,谁为将军,粮草辎重的调度,诸多琐事,可都离不开楚王呐,何况……” 话到这里,韩咎又命旁边寺人给自己斟酒一杯。 “何况身为合纵长的楚王,出力自然也是要比我等多的,楚王意下如何呢?” 这时楚王还未曾开口,他就先将熊横所要说的,提了出来。 闻言,熊横微微一笑。 “不错,正当如此,承蒙韩王、魏王信任,以我楚为合纵之长,那我楚自然是要多出力了,不管韩王、魏王出力多少,我楚国比韩魏国多就是了!” 伊阙之战中,魏国出兵十二万,韩出兵十万,合计二十二万大军攻秦,再怎么想着,这十万大军韩总是能出的吧。 韩咎听后,并未言语。 坐在他身边的尚靳立即会意,站起身来说道:“启禀大王,秦有河西、关中、陇西、汉、巴蜀之地,黔首以百万之计;秦人尚武,又以商鞅之耕战之法,可以说男女老少,皆可用也。故此臣以为,若要破秦,非六十万军不可为。”
他这是不打算先说韩能出多少,而是先要定下一个总数,然后再按照这总数来分。 韩咎闻之,忽然大笑起来:“哈哈,好,若是没六十万军,如何能攻至咸阳,不知楚王意下如何呢?” 这韩王可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在熊横不是合纵长的时候,处处客气,如今一旦成了合纵长,就总是想着要与熊横讨价还价了。 “不错,寡人亦以为攻秦之事,须不得少于六十万大军,不知韩王愿意出多少呢?” 此一问,韩咎又一次闭嘴,随之而来的大夫尚靳。 “大王,我韩力不比魏国富饶,也不比楚国富饶,然攻秦之战,利于我韩,利于我合纵之国,出力必不可少也,臣以为该尽我韩力,出大军十万。” 果然,如熊横所猜测那般,韩愿出兵十万。 要是比这个数多了,韩承受不住,要是比这个数子少了,不仅楚王不愿意,就连那赵齐燕三国,必然也不会应允。 韩咎闻之,面向熊横:“楚王,寡人愿倾尽国力,跟随楚王一战,我韩愿以十万之军,攻秦。” 最后那两个字,韩咎说的是掷地有声,极为硬气。 熊横一挥衣袖,大笑起来:“好,十万就十万,韩王如此,不知魏王意下如何?” 韩咎与熊横都博弈好半天了,而魏遫则在一旁沉默了许久。 见是终于问到自己,魏遫莞尔一笑,拱手而道:“既是韩王有大军十万,我魏国也不能落于韩王之后,魏国同样愿以大军十万,跟随楚王一战。” 魏遫的底气,就与韩咎截然不同了,显然魏国君臣是老早之前,就商议过的。 韩魏两国皆是以十万大军,这与熊横所料一般无二,毕竟有个伊阙之战做参考,六国攻秦,大家都一样,韩出十万,魏国也就只愿意出十万了。 “好,我楚既为合纵之长,出力必不能比韩王与魏王少,我楚愿出兵十五万,攻伐于秦,此一来便是三十五万之众,距尚大夫所云六十万不远矣!” 历来六国攻秦,也多是这个数字。 只不过历来攻秦,六国都是被秦国杀得大败而归,甚至连“流血漂橹”这个词,都是硬生生的发明出来的。 “好,楚王果然言而有信,那不知楚王又有何攻秦之法呢?” 熊横话音刚落,就有韩咎立即凑上来问道。 “哈哈,这寡人要反问韩王了,六国攻秦一事,历来有之,缘何前面皆是我六国大败、秦人大胜?” 这…… 韩咎面露迟疑,他真回答不上来。 “还请楚王赐教?” 顿了顿,韩咎肥胖的面上挤出丁点的笑容,朝着熊横问道。 此刻,就连魏王也被提起了兴趣。 熊横扫视众人。 他知道,该到说出攻秦之策的时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