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二章 冯章面楚王(二) (第1/2页)
细说起来,也的确是熊横的不是了。 不管他这个灵魂是从哪里来的,但总归这副皮囊是楚王槐给的,适当的表示一下关心也是应该的,至少一年通上一次书信还是很有必要的。 历史记载,楚王槐是在被秦人放走后,楚国将其拒之门外,在伤心之际又回到了秦国汉中,然后没几年就郁郁而终了,这么看来一代雄主楚王槐,也就这几年的活头了。 不过,现在又有南太后、公子子兰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他应该能多活上几年吧,看着新楚王是如何一步步地将秦人给击败。 微微沉思了一阵后,熊横将绸缎接过来,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原来此封书信,不是出自楚王槐之手,而是出自南太后,不管是字迹还是落款,都清楚的表明写书信者乃南太后是也。 书信当中只字未提秦楚两国国事,有的就只是楚王槐对楚王的思念,以及对熊横这个新楚王的嘱托,当然,南太后的书信当中,自然也不会少了公子子兰。 熊横看过之后,又将其细细的叠了起来,放入怀中。 他见冯章并未言语,便直接问话道:“使者可知,寡人为何独在这酒肆当中,会面使者?” 此时,两人正坐于窗户跟前。 冯章先是扫过四周,接着又朝下方看了一眼,街道上陆陆续续人多了起来。 “楚王如此,不外乎有二层考虑。一则楚王是想告诉外臣,楚国朝内,楚王可独断朝纲,楚国万事若无楚王首肯,决计不可行,外臣与其将心思花在贿赂楚国朝臣上,倒不如直接与楚王言明。” 一番话落,冯章见对面楚王微微颔首后,又继续说起。 “这其二者,乃是在这闹事当中,酒肆之里,告诫于外臣,楚王见外臣,决计不谈国事,自然也就是对外臣拒绝之意了。” 冯章没有丝毫的犹豫,说的是干净利落,直截了当。 “你既是如此清楚,还想要说服寡人吗?” 冯章直接点头道:“外臣为秦谋,自然是从秦之所思,虽力竭而无悔,虽死而如生是也!” 他声音不高,语气平稳,可在那神情之上,给人透露出的是极为坚定。 连熊横也没有预料到,这位秦国使者竟然如此刚烈。 “哈哈,寡人倒真是好奇,秦人是使了什么手段,能让你如此之忠心?” “回楚王,群策群力是也!” 冯章不假思索道。 熊横目露好奇:“何为群策群力?” 冯章微微一笑,反问起来:“那倘若我回答了,楚王可愿意听我为何而来吗?” 熊横点头道:“这很公平。” 冯章思索起来,他好像是在回忆,自他入秦以来的所见所闻。 “秦自孝公以来,便以山东士子为用,治国强国,至今朝秦太后主政,不曾有废也,秦王待士子如宾,凡此国事,必然是召集群臣,行群策群力,共同商议。外臣久在咸阳,深感此理也。” 冯章说得十分简单,但熊横知道这一点都不简单。 所谓的群策群力,乃是让所有的秦国朝臣,都参与到其中,献上其计谋,这是一种非常开明的政治,也就在本土贵族实力被大大削弱的秦国,才能够发生,方才以前的楚国是绝对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秦国对于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