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一九二章 冯章面楚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二章 冯章面楚王(二) (第2/2页)

一个山东士子,都是委以重任,这样能让他们感受到切实存在的参与感,能让他们在秦国寻找到成就感,而只有心怀大抱负、大志向的人才拥有这样的成就感,也就是冯章这样的。

    “好吧,寡人就算你回答了,现在你该说一说,秦王派遣你入郢都,是有何长策能说服寡人,让寡人放弃合纵攻秦之事?”

    自见冯章以来,两人句句不提合纵攻秦之事,但心中俱是明了,必然是为此事而来。

    冯章再度做了沉默,他应该是在思索,该如何组织语言。

    而熊横呢,微微朝后躺了躺,摆好了一个舒服的姿态,做好了洗耳恭听的准备。

    “外臣未见楚王之时,本想以献上家书之由,面于楚王,以能与楚王坐而论道,进而再说于楚王,不曾想一入郢都,楚王却是如此安排,将外臣的计划全打乱了。”

    听到这里,熊横笑了起来。

    看来这冯章的确是用过心思的,也因此这封书信当中,无一句威胁之意,更无一句提要求之意,书信其实并不是目的,而是冯章的开场。

    按照冯章的计划,必然是先入郢都后,找驿馆住下,拜访一下楚国的官吏,熟悉一下情况,再献上书信,顺利见到楚王。

    “哈哈,可寡人观之,使者却依旧是思路清晰,有理有节,哪见得半天慌乱。”

    冯章却不接熊横这话,只见他自顾自的说了起来:“至于如今,外臣仅有一言乃问于楚王?”

    只有一言。

    熊横忽然纳闷起来。

    他很想知道冯章的这一言到底会是什么。

    “寡人很想知道是什么?”

    冯章顿了顿,直视熊横道:“臣敢问楚王,纵然六国攻秦,就一定能攻破函谷关吗?”

    能吗?

    熊横心知不一定能。

    但他没有回话,只是静静地望向冯章。

    “或许以楚王之聪慧,纵然是六国来攻,也断然难破函谷关是也,外臣先不说六国能否一心,六军能否同令,外臣就说我秦人死战不休,百万男子皆愿为国而战,我秦之将军用兵如神,我秦王与国共存亡,更何况还有我秦之函谷关,为天下易守难攻之最,不说六国,就是六十国也难以一破!”

    话到这里,冯章故意顿了顿,而后笑望着熊横:“若是一旦六国失利,楚国可就是首当其冲啊!”

    冯章的话并非是骇人听闻,相反很有道理。

    历史告诉熊横,六国攻秦想来都是胜少而败多,一旦此战取利,那楚国不仅会威望大打折扣,更是会伤及到元气,甚至有可能出现秦人随意东出,而诸国无力再抗争的局面。

    至于为何六国谋秦,非都走函谷关这天险,此全是因为秦国太有地利优势了。

    王北方有黄河做为天堑,动辄六十万大军攻秦,恐怕是连黄河都不容易攻取,光是造船都得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从北方过的话,补给粮草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往南边那就只能走武关了,武关同样是易守难攻不说,其运送后续的辎重也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六十万的农民军,那也是需要吃吃喝喝的,后方才是最大的问题。

    而从函谷关而入,则必然就要面临这道天险,此间最窄之处,仅能容一辆战车通过,利于步卒而不利于战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