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一九三章 冯章面秦王(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三章 冯章面秦王(三) (第1/2页)

    “何以首当其冲,寡人不解?”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熊横问出话来。

    一旦六国战败,首当其冲的该是韩魏才对,一则近于函谷关,二则韩魏才是秦国东出之路的真正拦路虎,熊横很想知道,冯章是如何利用此来吓唬他的。

    “嘿嘿,如此说来,楚王是认定外臣所云了,纵然是六国谋秦,也当有落败之可能?”

    冯章反问道。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在上一步还没有确定下来之前,不必开展下一步,而且通过上一步楚王的反馈,也能知晓他心中所思。

    熊横虽知他意,但也不愿意在这上面做过多的纠结,直接点头道:“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寡人焉能说六国谋秦,就可立于不败也,使者又焉能说,秦拒函谷,可立于不败也!”

    面对楚王之言,冯章不做过多的解释,只是微微点头后继续说道:“好,楚王既是认定六国谋秦,也有败的可能就好,外臣还请楚王试想一番,若是六国落败,该是何等局面?”

    能感觉到,对方在步步试探,在步步逼近。

    对此,熊横不做多言,只是将衣袖一会,冷笑一声。

    这意思冯章懂得,不敢再继续试探下去,立即说道:“外臣以为,六国一旦落败,必定会惧于我秦,纷纷与我秦同盟,唯恐我秦之攻也。”

    “六国者,楚、韩、魏、赵、燕、齐是也。燕齐者,乃合纵之国,攻秦若胜,则楚赵魏韩四国得利,对燕齐反而不利,攻秦若败,燕齐亦是不利也,如此观之,不管胜负如何,燕齐皆是不利也,既是不利,又如何用力,倘若战局一旦逆转,外臣以为燕齐二国,必定抢先退兵,抢先连秦,连秦既能免刀兵,又能以连横而制合纵,何乐而不为。”

    对于燕齐两国的命脉,冯章可谓是掌握的清清楚楚。

    别说是战局落败,就是战局正酣的时候,齐王地都能使出背刺五国,转而去灭宋的手段,何况还是在逆风的时候。

    对此,熊横并没有辩驳,但也没有任何的表态,冯章见之,便继续说了下去。

    “剩下四国者,皆为合纵也,然合纵之四,也有其轻重缓急,赵国在北,与秦之间有义渠相隔,虽名为合纵,但实非合纵也。”

    冯章此言倒是不虚。

    如今的赵国和秦国接触真不多,这当中还有义渠一直做缓冲,而且赵国的主要势力范围也距离秦国甚远,秦国是在彻底吞并魏国的上郡,将兵锋引到上党之后,才开始与赵国交锋的,在这之间,两国几乎极少有瓜葛。

    冯章此言倒是不虚。

    如今的赵国和秦国接触真不多,这当中还有义渠一直做缓冲,而且赵国的主要势力范围也距离秦国甚远,秦国是在彻底吞并魏国的上郡,将兵锋引到上党之后,才开始与赵国交锋的,在这之间,两国几乎极少有瓜葛。

    “因此赵国者,必先连于秦,而秦思赵国犹如连横之国,而非合纵之国,必然也是允之,这般算下来秦国所面临的敌人,便只剩下楚韩魏三国了。”

    冯章的账算的很细,是一步一步带着熊横在走,一步一步地做引诱,熊横开始越来越好奇,他最后的底牌到底是什么,心中对于这位秦国使者的才华,也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说下去!”

    “外臣遵令。以楚王之睿智,必然知晓我秦国不管是王,还是太后,亦或是丞相朝臣,皆是人才济济,素有远略,群策群力之下,任何国策断然不会出错?”

    这又是一个问句,冯章问向楚王,试探他的态度。

    熊横不做声,只是微微颔首。

    对于这一点,他也是认同的。

    太后是宣太后,大王是昭襄王,丞相是给力的舅舅魏冉,武将是武安君白起,除此还有司马错、向寿之流,说一句人才济济是半点错都没有了。

    “楚王果然是英明之主,我秦王也当如楚王这般英明,他深刻的知道,天下诸国能争雄者,唯有楚国也,至于韩魏两国根本不足为虑。”

    “因而六国一旦战败,韩魏两国也会派遣使者,入我咸阳,朝于我王,以求为盟,我王必然也会应允,到时候我的秦国的敌人,可就只楚国、只有楚王一人了,我秦军以势如破竹之势,从南郑而入上庸,从上庸而下鄢城,从鄢城而入郢都,一月之内,便可兵临楚王寝宫之外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