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黄歇入蓟城(二) (第2/2页)
今时今日,天下再起争端。 最南边的楚王在今年五月之初,与韩魏两国会盟于濮水,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抗秦大计,如果天下万乘之国俱是响应,如今可就只剩下他燕国了。 乐毅思来想去,也实在想不到参战对燕国能有什么好处,但可以预见要是不参战,将会有多少的坏处。 纵横阖捭,纵横阖捭! 天下之事在纵横,又不在纵横,也绝非是纵横二字所能说得明了! 秦国强,则入三晋,入三晋则制赵魏韩,这对燕国就只能有好处,不能有坏处;秦国强,则齐王必起争雄之心,齐国君臣的视野将会放在西方,而不会在北方,这就是简单的纵横之理。 可是…… 乐毅知道,燕国必须得被绑在诸国的战车上,否则诸国将会认定燕国是在秦国的战车上,到时候抗秦之事不管是胜了,还是败了,燕国都要遭殃。 为此他必须要谨慎的作出决定,不能有半点的偏差。 就在他恍惚当中,听得外面一阵踩过木板的声音,乐毅将窗户轻轻的放下,将那满园的金黄都关在外面,然后整了整衣冠,在距离大门三尺处立住。 “使者,请!”
外面先是传来驿丞的声音,接着就见到大门被推开,驿丞领着一个唇红齿白、俊朗不凡的少年立在外面,其肌肤之细腻,其气质之如水,一看便知是来自南国的使者,不似北地士子。 黄歇瞧见乐毅就这样站着等他,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他想到入蓟城之后,可能会先见到燕国的忠臣郭隗、乐毅这些人,去他们的府中一一拜会,但他没有预料到的是,乐毅直接找到驿馆中来。 不知怎么的,这又让他想到了另外一个,那个愿意出行临淄城外,亲自迎接他的孟尝君田文。 “使者轻轻请入内,我是考虑不周了,我本该早就去迎接使者的!” 乐毅轻轻说道。 这一路所来,燕国早就知道有个楚国使者北上而来,凡此路过的驿馆都是车马食宿皆是免费,而且都是提供最好的,燕国的热情黄歇早就感受到了。 黄歇未动,微微弯腰下去:“楚国外交令黄歇,拜见燕上将军!” 礼仪不可少也。 乐毅拱着手,也是回礼道:“乐毅见过外交令,快快请落座。” 说话时,人往后退了几步,引着黄歇落座。 很快驿丞又上来酒水之物,俱是摆在长案上:“上将军,赵国上卿楼缓随即就来。” “无妨。” 乐毅将手一抬,驿丞退了下去。 “外交令,外交令,我听说楚王自亲政以来,虽从未提变法二字,但处处皆有变法之意,想我春秋及至战国数百年,天下间又何时有个外交令。” 乐毅举着酒爵,向黄歇示意道。 黄歇端起来酒杯一饮而尽:“那上将军是觉得这外交令是好,还是不好呢?” “哈哈。”乐毅微微一笑:“那自然是好了,孙子有云上兵者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之上策,纵横之道便是两国邦交之上谋也,楚王必然是着眼于天下,着眼于纵横,楚国方才能有这外交令一职,真明智之君也。” 或许是对楚王崇拜所致,黄歇但凡听到有人夸奖楚王,心中都忍不住有些自豪、有些得意。 “我也曾听闻上将军效仿的是吴起之道,强军以强国,强国以养军,能得大将军如此良臣,哪国又不幸运焉!” 这次乐毅举着酒爵,直接大笑起来。 “承蒙使者如此高看乐毅。” 就在这时候,房门又被推开。 转头一看,原来是驿丞领着赵国上卿楼缓进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