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黄歇入蓟城(三) (第2/2页)
拉了回来。 乐毅微微摇头,接着又长叹一口气,似有颇为无奈之感:“楚王精通纵横之策,又有楚外交令此等英才为之号令,可以说已将我燕国逼入绝地,非秦则楚,两位以为此时此刻,我燕国还有所选择的余地吗?” 他这样说其实是已经应承了六国谋秦之事,接下来所要思虑的就是出兵多少,所为何虑了。 “外交令言之有理,世事如大江,你我俱是在这江中,纵然你不往前行,也会裹挟着你向前,此乃天下变化之道,不可不察也,也非是楚王裹挟燕国,乃是世事在裹挟你燕国,难道你燕国不出兵,就能制得住秦人东进的步伐吗?” 说话者,乃赵国上卿楼缓。 说罢之后,他将爵中美酒一饮而尽,又继续道:“秦人志在天下,离燕不远矣!” 楼缓曾在秦国为相,他深知秦自孝公变法以来,就一直谋求着东出之心,秦王嬴驷当是如此,秦王嬴荡当是如此,如今的秦王嬴稷更是如此,秦国上下,人人皆有此心,秦之威胁,乃天下之盛。 对于他的话,乐毅似乎是并不认同,只见他摇了摇头道:“秦人距赵近,可距我燕远矣,纵横之道,长于远交近攻是也,上行身为纵横名士,岂能不知此理,如此说话,不过是让我王尽快答应而已。” 这时候,他又望向楚国使者黄歇:“天下虽人人皆知秦人之祸,然六国谋秦却是各有所求也,非一个抗秦所能言得。”
“我曾闻之秦有攻伐魏国之心,魏国若不抗秦,则秦必来;秦之东出,必临韩,昔年韩失宜阳武遂,便是此理,也因此韩若是不抗秦,则必被秦所攻。” “再有楚国者,有楚王雄才大略,对内变法以强国,举荐贤能,任用外国名士公子,以为其谋,对外血战于秦,丝毫不退半步,足以见之其雄心,因此楚王抗秦,又不同于诸国,楚王抗秦乃是争霸也。” 到这里,乐毅再一转头,径直望向一旁的楼缓:“我再说赵国,赵君雍者,虽以君而自居,但其谋略之强,足以当王也,如此作为,实乃暗藏争霸之心也。此为赵国之攻秦之心,几同于楚也。” “如此,我再说齐,齐之国当为连横,却行纵横之事,何也,交好诸国而不受攻伐也,再者齐王地心高气傲,欲效仿齐桓公尊襄夷之举,已成霸主,此便是齐国攻燕之理。” 话到这里,乐毅顿了顿:“今有我燕,虽未有称霸之心,但亦是有联合天下诸国之意,此便是我燕国攻秦之心,因此……” 话到这里,乐毅彻底不说了。 因为面前端坐的这两人俱是听明白了。 天下六国,正中间的两个是真的为了抗秦,北边和南边的两个是都有称雄争霸的意图,而东边的两个都有维系朋友圈的意图。 那现在乐毅的话就很明白,赵楚两国到底会入谁的朋友圈呢。 楼缓笑而不语,只是望向黄歇。 因为他很清楚,黄歇比他更想要说服燕国,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就交给黄歇去吧。 更何况,以黄歇的身份立场还好回答一些,乐毅所要听的也正是楚国使者的回答,至于他这个赵国使者其实并不重要。 黄歇望着两人,知道压力都在自己的身上。 忽然间,他想到要说什么呢。 “一则一山不容二虎,二则远交近攻是也,燕王上将军有何担心?” 乐毅听后,先是一思,其后大笑起来。 “使者之言,正是吾之所欲也。” 一山不容二虎,乃是在说楚王要称霸,齐王要称霸,楚齐之间必然不会和和睦睦。远交近攻,则是在说燕国在远,齐国在近。 他这一番话不仅给了乐毅答案,也表现出了楚国的态度。 “上将军可还满意?” 楼缓出声问道。 “满意,当然是满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