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三章 御前会议(二) (第1/2页)
现如今,楚国国事六腑,其下皆有司,具备具体的职能,唯有司礼司吏二府,则多是个空架子,既没有彻行至郡县,也没有上达至中枢。 司礼府还好一些,可执掌祭祀,执掌国之礼器,而司吏府则在唯一一次官吏选拔,统计郢都的官吏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其余的国事大臣每日都是忙于公务,唯有这个楚王的舅舅刘向,则像是在坐班,到点就来,到点就回。 “司吏何在?” 见及刘向起身,熊横又笑问道。 “大王,臣在。” 如今的刘向,正似那滥竽充数之人,向领导汇报时的表情,身居高位也无具体事务,能汇报的事也没多少,不免会有些心虚。 “你可知寡人立下司吏一府,所为何?” 面对楚王问话,刘向急忙回话道:“启禀大王,大王常说一国之固,乃在于吏,吏兴则国盛也。大王虽明鉴万里,但我楚国广袤,却也非事事所能顾忌,因而才有我司吏一府,乃行举荐、考教、监察我楚国官吏,替王以正国体!” 这话说得极为漂亮,;漂亮到熊横都认为,这个话不像是刘向所能说出来的,看来这个舅舅开始用功了。 其实刘向也心知,他能有今日这个位置,一则因他是楚太后之兄、楚王之舅,二则是因他曾在司徒府中为官,与昭雎素来亲近,受了昭雎的举荐,也是昭雎联系楚王的一枚棋子。 只是今年以来,上诸国大夫昭雎的势力,正是以rou眼可见的速度衰落,失去了宛郡,失去了东春君熊宫夏,就连一向跟随在昭雎左右的氏族们,也逐渐生出了背离之心。想到自己一旦失去昭雎后,要在国事府中立足就只能靠自己了,至于楚王,他是个对事不对人的君主,只有事情做好了,才能得到楚王的重用。 也正是因为此,刘向对于司吏府之事,还是用了许多心思的。 “哈哈!” 或许是楚王想对这个舅舅以资鼓励,放声大笑起来,看得刘向也是一阵欢喜。 “好,好一个以正国体,司吏真是言之有理,只不过……” 熊横看过四下里的臣子:“司吏一府已立下近乎两年,其下却无具体职司,寡人今日倒是想听听,司吏对此有何见解?” 以前不提及此事,那是因为楚王的权力之能在中枢,还不能下达到楚国地方,现在割地郡守焕然,该到进一步收拢权力,彻行司吏府的时候了。 很明显,楚王就是在问这策略。 刘向一听,心中陡然一惊,再然后就是站在原地低着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天气虽寒冷,但依旧能见到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滑落。 “司吏,寡人可等着呢?” 忽然之间,大殿当中变得极为安静,楚王似乎是等的焦躁,又一句问道。 此时屈原、昭雎、陈均等臣子开始各动心思,都在琢磨着要不要站出来,昭雎所思乃替刘向解围,屈原所思来让大王不至于冷场,陈均则在想,大王到底在想什么。 “臣启禀大王,司吏府之事,乃我楚之大事,唯有大王才能裁决,也唯有大王知我楚国国体之正,臣等皆不敢妄言!” 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昭雎。 他这话说得十分漂亮,不是他刘向不能说,而是臣等皆不可妄言。 “对对,大王,臣也是如是想。” 刘向急急忙忙接话道,对着昭雎时,投去了感谢的目光。 短短一番言语当中,场中各位臣子就各露心思,各达目的,而现在败在熊横面前的则也有两个选择,继续追问刘向,如此则连昭雎也会连带,那就是表现出给昭雎面子,一笑而过。 想了想,他还是选择后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