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一章 名士问郢都(三) (第1/2页)
东方学宫,乃是一城邑。 跨入宫门,接着中央街道延伸下去,两侧皆是屋舍。 这些年来,自得到楚王重视之后,东方学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宫中千余弟子在此修学、治学,将两侧的屋舍是挤得严严实实,足以当得上大学之名。虽不及齐国之稷下,但治学之水平,有赶超大梁的势头。 今日的主角孟轲曾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国的强盛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这种势头就犹如刺破泥土的幼苗,那种向上的冲击力是不可阻挡、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楚国自当是如此。 楚国自楚王熊横即位以来,经过了一年多的蛰伏,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楚国大权,之后就是一系列的新政,收拢权力之举。从国事府立下以来,楚国的朝堂局面可以说是焕然一新,裁撤庸人,重用大才,设立新军,彻行郡县。 虽无变法之名,但处处都彰显变法之道。 当今天下,变法已成为一国能否强盛的因素,从魏文侯到韩昭侯,从韩昭侯到秦孝公,从秦孝公到齐威王,从齐威王到楚平王,从楚平王到燕昭王,这一切都是看得到的。 熊横坐在马车中,不知为何,心中忽然生出许多的感慨来。 这东方学宫他来了很多次,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感触,看着学宫中那一张张的面孔,他由衷的理解了那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人才之争,才是大争之世的根本。 楚王的卫士都停留在学宫之外,此时此刻就只有王车一辆,剑士十名,伴随着楚王而入,除了读书声外,就只有轩辕碾压过青石板的声音。 大雪未停,地上的雪花早已消融 熊横不想破坏这里修学的氛围,他力求让自己静悄悄地来,再静悄悄地去。 至大殿前,王车停住。 身手利落的楚王一跃而下,在鲍平的陪同之下,径直进入宫殿。 臣子们早知楚王要来,大殿当中早已燃起了木炭,七个青铜火盆一字儿排开,里面的炭火正是通红,无声无息的发散出阵阵的余热,空气里到处都是熏香的味道,让大殿中的氛围更显温和。 头顶上是吊灯,圆柱上是壁灯,将里面照耀得亮堂,大殿不仅隔离了外面的寒冷,也驱散了里面的黑暗。 “大王,请落座!” 上首中央,乃是主座。 教育司令鲍平手指着说道。 熊横站在原地微微一思后摇摇头:“罢了,那孟轲不是在试探寡人,要寡人对他礼遇吗,也罢,今日寡人就给他礼遇,这大殿当中没有东道主,也没有楚王,就只有一个熊横,我就坐在这里!” 楚王手指着西向的长案说道。 主座者,当坐北朝南,其次乃是面西而坐东,而楚王所指方位,乃是面东而坐西,这举动可是将尊贵的位置,留给了孟轲。 “大王身为东道主,当坐主位是也,何况以大王之尊,何须屈居于一孟轲也?” 鲍平急忙接话道。 熊横抬起一根手指,指着他笑着说道:“哈哈,若是你恩师左丘来,必然不会说这句话。” 说罢,便径直落下。 莫敖陈均立在一旁,至始至终都未多余,只是在楚王落座之后,跟在楚王一侧。 鲍平在神色微微一阵诧异后,又继续说道:“臣谨遵大王之令,请大王稍侯,臣去请孟轲前来!” 熊横微微颔首。 鲍平又招呼学宫中仆从进来,端上来酒rou之物,便急匆匆朝外而去,可就在他刚刚抬腿,还未踏步出去时,就见得宫殿的大门被推开,进来一铁剑司的剑侍奔着楚王道:“大王,孟轲携弟子六七人,在宫殿外求见!” “哈哈,先生这是知寡人在此,主动找上门来了!” 说话之间,人已经站起身来,朝着外面行去,行至门口,一把拉开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