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齐国有匡章(二) (第2/2页)
/br> 在寒风中寒暄了一阵后,匡章终于做了出请的手势。 熊横微微一笑:“寡人正是此意。” 楚王所上者,乃齐国大将军匡章的战车,而驾驶战车之人,正是齐国大将军匡章。 这一刻,在场诸多的齐军都看到了,他们看到楚王拄着大剑威风凌凌,王者气概一点也不比齐王差。 熊横也是站在王车之上,遍观齐国军营,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匡章治军果然是有一套的。 入了匡章大营,此间只摆放着四五张长案,以及众多的竹简,匡章邀请楚王坐于上首,身为楚王与联军主将的熊横倒也没有拒绝,直接落座,至于徐召与匡章则是一边一个,分列两边。 匡章令人上了美酒,推杯换盏之间,已是五六杯下去。 此时,手中正举着就酒爵的匡章瞧了一眼对面的徐召道:“外臣闻之,此番楚王率军十五万,麾下领三位副将,其一者乃前将军昭滑,其二者乃客卿楼缓,这其三者,曾为我齐人,后入楚效力,便是面前的这位便是那江东将军徐召了吧?” 徐召见对方提及自己,也是举起了酒爵道:“正是徐召,我曾在孟尝君门下为门客,当时还见过大将军,只是大将军未曾见得我罢了!” 说罢,一饮而尽。 见到对方不卑不吭,匡章也举着酒爵一饮而尽。 熊横则笑望着他,都到这时,他还不明白匡章到底要说些什么。
“今楚王以合纵长之名,为八国联军之主将,为势不可挡,我等外臣皆为楚王之卒,皆受楚王号令。楚军当中又有三位如此精通兵法的将军,不知楚王到底是以那位将军之策来行抗秦大计呢?” 话到这里,熊横算是听明白了。 这匡章不就是在告诉他,楚王到底会用什么办法而破秦。 到这里,熊横忽然想起了一个典故,曹cao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现在就已经有了,他若是曹cao的话,那匡章则是刘玄德。 “诸国领兵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魏有公孙喜,韩有暴鸢,宋有戴尺,中山有白容,再算上我楚国三位,眼下可就是有九位了。”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能破秦军者,必得一英明将军是也,不知大将军以为,寡人该以何人之策,来破秦呢?” 匡章所问,不过是探熊横的底。 现在熊横反问,则是要探一探匡章的底。 匡章清了清喉咙,一只手抚着胡须,略微做了思索:“楚王当真是要外臣说?” 熊横点头道:“正是。” “也好,那外臣今夜就斗胆一番,赵国肥义者,乃赵之丞相,善谋略而不善于兵,不可谈之;宋国公输欧中山姬俜者,国小而声势低微,楚王若是采纳这二人之策,且委以重任,定教军中不服,也不必说之。” “那还有六位呢?” 匡章停顿下来,楚王又紧跟着问道。 这时候匡章的眼神落在楚国君臣身上来了:“诸国之中,将军者仅有一人,如此楚国三位副将,也只能留下一人尔!” “那留谁呢?” 熊横紧跟着问道。 匡章微微一笑,目光在徐召的身上掠过:“就外臣而言,楚王当留之人乃客卿楼缓也,此人在赵国时,就替赵王训练新军,辅佐于胡服骑射,于兵事而言多有超群之才;至于秦国为相时,更是屡次大破于义渠,其用兵之手段,不可小觑也!” 话说到这里,匡章又举着酒爵,朝着徐召再度示意:“自然,徐召昭滑者,也亦有大将之才,只是此等九国之战,用楼缓则更加稳妥。” 他其实就是在说,楼缓的临阵经验丰富,所经历的战事更多,这种大战用他最为稳妥。 徐召并未言语,而是楚王点了点头:“那还有三位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