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二五四章 函谷关,开拔!(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五四章 函谷关,开拔!(三) (第1/2页)

    公孙喜面露悻悻,纵是心中不悦,又还能如何。

    那日虽与楚王商议过,但他实在是弄不明白,为何楚王偏信一个齐人,要知道六国谋秦,最不想出力的可就是这齐国。

    熊横环顾四周,皆无人言语,这时候有燕国上将军乐毅,站了出来。

    从今日商议战事一开始,熊横就时不时要的将目光移到他身上一下,时刻等待着这位燕国上将军的看法,他的分量在熊横心中还是挺重的。

    “启禀楚王、见过诸位将军,乐毅不才,心中尚有一事不明,烦请诸位解惑?”

    还是那样的气度翩然,还是那样的气质如玉,还是表现得处处谨慎。

    看过堂下的这一群人,不仅让熊横感慨,他穿越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嬴稷、宣太后、魏冉、白起、司马错……

    还有那赵雍、姬职、田地、孟尝君、春申君、屈原……

    这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天下在大一统之前,迎来的最后一场、最激烈的碰撞,身为信陵君窃符救赵、什么白起杀神、什么廉颇赵奢、什么乐毅伐齐……都是在这个时代里发生。

    天下在他们落下帷幕之后,迎来了短暂的停留,迎接着那个男人的降生——秦始皇嬴政。

    此时此刻,他们将汇聚于此,与自己一道迎战于秦国。

    “今日乃是论战,既然是论,那就需得畅所欲言,不知上将军有何要说?”

    率军主将匡章依旧不语,熊横出声说道。

    乐毅拱手行礼,其后微微一思道:“攻秦之策,当为长久之思,外臣也当是如此,方才匡章将军四路出兵之法,也的确可行之,只是不知道将军当如何调配军队,每一路又何时进兵等,还请商议定下,我等还辅佐于将军行事!”

    这倒是让人意外,乐毅没有提出问题,而是询问匡章调兵遣将之事,如此说来他燕国是接受了。

    “上将军既是如此说,那对我定下的战略,并无疑虑呢?”

    出声问话者,乃是半天不语的匡章。

    乐毅语气坚定道:“正是。”

    匡章得到答复好,并未着急回答,而是问向许久不语的肥义:“我在齐国做将军时,就曾听的赵君左右有两贤臣,一位便是已成楚王客卿的楼缓,一位便是丞相肥义。”

    “此二贤臣者,善于治国,长于理事,行于纵横,又精通兵事,若是无二位者,赵国焉能有胡服骑射之法,如今我还想再听听赵国丞相之意?”

    善战者,善谋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由此可见匡章用兵之谨慎,今日借着商议战事,他这个率军主将要跟诸位将军都商议好,话谈到一致,以免此后因这些小事而贻误了战机,真是事事都考虑在之前。

    在不起眼的角落里,闭目养神做了半天的肥义听到在喊自己的名字,立即站了起来,行至营帐正中。

    肥义是个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的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察言观色,天生就比别人敏感,对于他人一丁点儿的情感变化,他总是很能明显的察觉到。

    经过那日与楚王的交锋,他心中已是彻底明了,楚王看重楼缓,也看重九国合一,攻伐于秦,在这一点上,赵国的目的和楚国是相同的。

    他先是朝着楚王行了一礼,其后才是转身望向匡章。

    “有此一事,将军不知,楚王不知,纵然是楚王客卿楼缓,也是不知也。”

    这话倒是说得耐人寻味,熊横瞧一眼楼缓后,直接问道:“敢问丞相是何事?”

    “不瞒楚王,这些年我赵国君上的手段一直都在东边的中山国,但其目光却一直在西边的秦国是也,君上有着超远的目光,总是在谋划于千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