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函谷关,开拔!(三) (第2/2页)
之外。” 现如今,中山王宫姬俜就在此处,肥义就将此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再看姬俜的神情,虽然难看但也无可奈何,弱国无外交便是如此,说是九国谋秦,可实际上缺他们一个不缺,多他们一个不多,不管生什么事也就只能受着。 忽然间,熊横想起了一件事。 赵雍在变法有成后,将赵国一分为二,一半给了太子赵章,一半留给了留给了赵何,这赵何就是将来的赵惠文王。 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后,赵雍以主父自居,不再理会朝政,开始一心谋划秦国,甚至自己还曾伪装成客商,专程去咸阳刺探,谋划了一条从九原袭击咸阳的战略要道,真可谓是想法独特。 只可惜,公元前295年,也就是今年,赵国爆发沙丘之乱,赵雍被围困整整三月,之后活活饿死在沙丘宫,熊横这个穿越者是将整个历史都改变了,不知道会不会延缓赵雍的死呢。 他猜测,此刻肥义所要说的便是这件事。 “我君上以主父自居,将国政交由太子赵何,公子赵章,自己则一心谋划于秦国,君上曾从九原南下,直入咸阳,探寻出一条奇袭秦国之策,因而在此抗秦之事上,君上之心,当如楚王是也。” 此言一出,可谓是震惊四座。
谁有能想到的,赵君赵雍居然能做出这样胆大的事情来,在所有人的认知当中,君王就当坐镇中枢,像是赵雍这样的还当真是少见。 “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赵君当非常之人,寡人钦佩!” 熊横客套了一句。 “外臣代我王谢过楚国。外臣所要说者,乃是我赵君去了一趟咸阳后,便打消了这样的顾虑,因为秦国之强,强在于举国,而非一都,天下人皆以为秦人如磐石,而我赵君则以为当如韧草,虽破都城而难破国也。” 话到这里,肥义又是顿了顿,望向四座:“故此,谋秦之策,当以缓,当以柔,不可以急也,就如拔草一般,需得一股股地拔,不可用蛮力。” 肥义再度顿了顿:“故此,将军匡章之法,我亦是赞同也,就是所行之事,还需得慢,就如将军所云,先以小水而泄,待到堤坝决口,则势不可挡也!” 与公孙喜截然相反。 公孙喜是想直捣黄龙,一战就将秦国给解决了,肥义则是赞成徐徐图之,而熊横自己也更偏向于肥义。 能考虑到这一点,说明赵雍的咸阳之行真的没有白费。 对于此话,匡章是十分认同地,只见他同样也是拱手道:“多谢丞相提醒。” 到了此时,已有楚国、赵国、魏国、韩、燕国五国将军皆是表态,公孙喜虽有不同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接受可匡章的提议。 至于剩下的不过是三个小国,并不足以为道,可此时在匡章的眼中,容不得一丝的地马虎,他又是一一问过了姬俜、姬无疆以及公输欧。这三人自知人微言轻,纵然心中是有什么长策,也断然不会说出来,尽皆表示了认同。 匡章还真是有些老六的气质,在一开始决口不言,等到楚王给他遮风挡雨后,诸位将军意见统一之后,才是站了出来。 “诸位既是对我提议战法并无意见,那我等就当以此计破之,方才诸位将军也是言之有理,匡章定是铭记于心,不负诸位以及楚王所望,赵国丞相之缓、魏国上将军之精、楚王客卿之水泄之理、韩上将军之细、燕国上将军之行,已是一一记下。” 匡章表现的颇有些谦虚之意,众人的话他不仅是听了,而且还总结了出来。 熊横可算是明白了,这伙计做四国主将是如何干翻楚国的,就因为他能团结诸位将军、求同存异,将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能顾忌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