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五五章 火取江州!(一) (第1/2页)
汉水,起于汉中。 经楚国上庸而一路南下至鄢城附近而汇入大江。 汉水灌溉之处,尽皆沃野,楚国之兴盛,正是在这两河交汇之处。 楚军攻秦,乃是从上庸出后,一路沿着汉水往西北而去,因河流的冲刷,在这两岸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平川,它们宛如一颗颗的明珠散落在大地,被汉水整个串了起来。 三月之前,主将屈侯乐就接到了楚王的令,将上庸襄阳两地大军共计凑了十万,尽皆征调在一起,做好了一副随时攻秦的准备,而秦国那边呢,以司马错为主将,沿途征兵,至于汉中治所南郑城时,已有五万锐士。 正所谓敌不动我不动,两军展开了互相凝望之术。 一月之前,楚王自宜阳传来军令,让屈侯乐举兵攻向秦国,一收到这令,屈侯乐立即点兵出征,项阳所率领的两万前锋正以每日五十里的速度,向秦国推进。 目的就是在司马错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多的占领秦国的土地,将战场彻底转移到秦国的国土之上,仅仅只用了时日,项阳就在秦国汉中之地安营扎寨,再往前行百余里,便是南郑城下。 或许是秦国兵力上实在是捉襟见肘,司马错采取了战略收缩之术,其五万大军尽皆坚守在南郑城内,并未有主动出击的态势,已经入了秦国汉中境内,屈侯乐索性放慢了速度,就在南郑城正南方百余里外不下了阵法,彻底断绝了秦国与巴中之地的交集。 这一日,太阳正好。 汉中大地逐渐炎热起来,楚军大营就立在汉水之畔,青山碧水之间,两侧青山上的树木正被楚军一根根的砍伐,他们要在此地修筑起一座城寨,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寨,一座能让楚军居住上好几年的城寨。 此番攻秦的目的乃是为了夺地弱秦,他现在已经占据了地利优势,隔绝了秦国与巴中的通道,完全可以不召集起来。 一座坚固的营寨已在大地初显。 此时,中军营帐当中,主将屈侯乐望着从外走来的项阳,放下了手中的竹简。 秦王虽是让西伦弄出了纸张来,但还没有到惠及整个儿楚国的地步,更何况有了纸张才是第一步,要想成书还必须得有活字印刷术。 “拜见主将!” 至于长案前,项阳拱手而道。 两人一主一副,在军营当中,一切当由主将做主,这项阳该有的礼仪,还是得有的。 屈侯乐闻之将手一抬:“项将军请坐!” “是。” “不知我军营寨,几日可完工?” 屈侯乐出声问道。 营中具体的事物,多是由项阳在负责,他在为上庸将军时,就学得了不少屈侯乐的安营扎寨之法。 “现下能用的士卒,尽皆派出去伐木了,按照这速度也需得一月之期。”项阳顿了顿后问道:“将军真要修筑一座这样的城寨吗?” 屈侯乐微微一笑:“自是如此,我还要想着在此地过年了,我等的目的,一则是挟制秦国,以减轻函谷关的压力;二则是夺取秦国汉中、巴中之地。” “现在驻守这咽喉要道,秦人若要巴中郡,就必须得攻伐于我,可以司马错的兵力,他是万万不能有此做为的,若是他敢来攻我,那我就以此营寨为依托,分兵七万出去,攻打他的南郑。” 项阳这才算是明白了,原来屈侯乐所图非小。 自古以来也就只有秦国与楚国争夺汉中之地,而且秦国与楚国在此展开的大战也并不多,再加上汉中人口稀薄,故此汉中并无大城,就唯有一座南郑是也。 楚军若是能下南郑,在秦军无法支援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将整个南郑都化于治下,屈侯乐这是在效仿孙膑围魏救赵的手段,并且再来一个以逸待劳。 “那倘若司马错坚守不出呢,以我等若是攻城,只怕也损失不小!” 南郑城中,驻守五万精兵,再加上城中百姓也可以武装起来,到时候甚至能凑出十万人一同上城墙,仅凭这十万人将城池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