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五六章 火取江州!(二) (第1/2页)
一月之后,函谷关外的九国联军造船的造船,造车的造车,丝毫没有进攻的举动。 秦国主将白起也是很有默契的坚守不出,又或者说他是在等一个机会,能一击将联军击溃的消息,因为来自秦国的斥候,一直在联军大营之外徘徊。 身为联军主将的匡章,也开始了反制措施,派遣出了许许多多的斥候,明里暗里的与秦国的斥候展开了一场特种大战。 匡章所派出去的斥候,俱是齐国精锐,一直跟随者匡章左右,深得刺探军情的深意,对方白起所派遣出来的斥候,也一样是不弱,两位主将当真是有起鼓相当之势。 也由此能看出,两位将军对战场的把控有多厉害。 至于楚王熊横则彻底清闲了下来,楚国军中有三位将军主事,他自己整日驾车游走于中山条边缘,在领略美景的时候,顺便看一看魏国的风土人情。 正好陪伴在他身侧的妃子魏乐就是魏人,在年幼之事曾在安邑居住了四年之久,对其周遭的风土很是熟悉,也能为他解答一下。 安邑乃魏国大城,之前是魏国的国都,就在这中山条之北,距离此处不远,从安邑往上,乃是曲沃之地,曾为晋国的都城,都说华夏文明看山西,不管是安邑还是曲沃,都在以后的山西境内。 此时降水丰富,黄土高坡也都是郁郁葱葱,又加上魏文侯时又在此地兴修水利,俨然富足之相,与之相比的楚国,则极少能有这里这般富庶了。 若非此战还有诸多的事情都需得他这个楚王来协调,他倒是真有心思去往安邑看看,反正上庸那边已然出兵了,对于屈侯乐定下的计策,他俱是知晓,也没多少值得cao心之事。 远在汉中之地。 屈侯乐所遇到的情况,几乎与函谷关一样,他与司马错皆无动静,甚至连每日往来的斥候,也都没有函谷关频繁。 或许是函谷关的压力实在是太大,南郑一直没有增兵的举措,司马错也选择了最聪明的做法,那就是坚守不出。 他深知自己兵力不足,一旦出兵若是失败,则必然会面临南郑失守的可能,皆是楚国的兵锋必然会到武关之下,关中咸阳的压力倍增。倘若是他一直坚守不出,那南郑就是楚军永远绕不过去的一颗钉子,楚军永远也给不了关中压力,关中可以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东边的咸阳去。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头脑冷静的司马错清楚,纵然他出城迎战,也改变不了秦军攻取巴中的策略,既然进则无功,索性不如是退。 从汉中出发,去往江州,约莫千里之路。 可这一路上多山多河,且道路险阻,本该二十日便可抵达的路程,项阳几乎是走了一月,这还是他紧赶慢赶的结果。 眼下,楚国七万大军俱是在江州城外集结,布下的营寨浩浩荡荡,一眼望去难以见到边际。 楚国上庸将军项阳正站在一块巨石之上,往西方望去依稀能见江州城。 果真是好一座险城! 只见此城是三面环绕,似是镶嵌当中,与山势完美的融为一体。城池仅有三门,东西两门出城之后,便是陡峭的山崖,留下的通道极其狭窄,只能容得下车马同行,根本就容不下攻城器械。 就只有在南门之外,才是一片开阔地,一条大道从这里延伸出来,通向极遥远的地方,项阳知道,南边面对着大江。 此城城墙乃黄土与石头修筑,城墙极高,虽无护城河,但也是一座坚城,项阳开始明白,屈侯乐所说的火攻是什么意思了。 不多时候,一辆马车出现在道路上。 驾车的是个壮汉,左右还个跟随者六个骑士,在见到马车快到自己跟前时,项阳从石头上跳了下去,正好在了马车正中。 车驾停住,从上下来的是个俊秀男子,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