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项阳黄歇入蜀中 (第2/2页)
黄歇大笑起来:“正好腹中饥饿,若是不吃点怕是等不及到营寨了。” 炊烟缭缭。 士卒捡来的枯树枝在道路边上燃烧起来,上面驾着一口青铜小鼎,鼎中正是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上好的小鹿rou配合着蜀中独特的香料,散发出阵阵的香味。 在篝火的旁边垫着一张毯子,毯子正中是一张长案,长案的一边做着黄歇,一边做着项阳。 美酒就放在手边,黄歇学着北方胡人的习惯,拿着一柄小刀一边切,一边往口中塞,跟快一阵饱腹感从腹中升起。 “真佳肴是也!” “哈哈,此鹿是此地氏族昨日所赠,我留着就是为了招待外交令呢!” 听到此地氏族四个字,黄歇放下了手中的食物,抬头问道:“不知将军以为,此地氏族对效忠我楚国之事如何?” 蜀中之地,原本为蜀国之地,后来是被秦国所灭。 至秦武王时,蜀王联络巴王又进行了一次叛乱,被秦武王派甘茂剿灭,蜀中公族虽被秦国尽灭,但不乏其他的大氏族,一直都有抗秦之心,别人成百上千年的文化,又岂能这么轻松就被秦国所教化。 楚王派遣黄歇此来,正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给予这些蜀中氏族以封地,让他们重新成为贵族,效忠于楚王,剩下的完全可以等到秦国被彻底击败后,再重新立法剥夺贵族们的权力。
“我初来时,氏族多有反抗之心,可在告知他们巴中已被纳入我楚国治下,顿时多了许多效忠之人!” 黄歇点点头。 项阳此话倒也在理,这些氏族们一看到楚国连巴郡都纳入治下了,那说明秦国铁定是不行了,要是行的话现在楚军都来了,没什么没有派遣大军前来阻击呢。 更何况楚王给的好处,要比秦王好多了。 “自古道,人心都是逐利的,以大王之手段高明,这些氏族们不可能不就范,若是不就范者,可一律诛杀之,这就叫做杀鸡儆猴。” 项阳知晓,黄歇所传的乃是王命。 他拱手而道:“是。” 见项阳如此,黄歇又微微一笑,神情立即缓和了下来。 “听闻将军在此地安营扎寨,大有持久坚守之势,莫非这成都城不好取?” 闻言,项阳流露出一丝惆怅之色。 按照主将屈侯乐给他的命令,他只需要进入蜀中后牵制以及威胁陇西就足够了,但若是能将整个蜀中都攻下,那必然是更好了。 “不好取,成都不同于江州,成都乃一大城,伫立于平原之上,且四面皆是有护城河,城墙高而坚固,城中又设有瓮城,难以攻取是也。” 蜀国比之巴国,不管从经济文化还是军事上,都要远胜于巴国,因而这江州城好取,但成都城却是没有这么容易了。 “再有一点,蜀中郡守西乞翮乃秦国名将,当年平蜀有功,早在进攻巴中时,我就已经派遣来了斥候混入城中,得到的消息是西乞翮招募百姓以及城中秦军合计五万,皆可上城坚守,七万远不足以破城!” 按照孙子所云,攻城至少需得五倍的兵力,纵然是那些闻名天下的名将们,在攻城的时候也要将其作为参考。若是以七万而攻五万,则很有可能被城中大军冲出来给反杀,此举太冒险了。 “正是如此,只要这些庶民上了城墙,就是他秦国的士卒,看来真得如襄阳将军所料,暂且进兵不得,就只能坚守了!” 黄歇思索了一阵后说道。 “看来我楚是否能击败秦国,其谋划皆是在函谷关之上了,而秦国是否能击败我等九国,也皆在函谷关上了。” “若是函谷关胜,我军可不费一兵不足,就能取得成都城,若是函谷关大败,不仅是成都城没有了,就连你我军还需得退回巴中去!” 言辞当中,尽显无奈。 他何愁不想建功立业,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已经不允许了,一切都还是得以大军为重,无论如何蜀中这支大军不可冒险。 项阳出声道:“正是如此,这几日还要有劳外交令去蜀中各地走一走,见一见蜀中氏族,攻城先不提的,先断绝了秦人治理此处的后路。” “也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