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京泡沫时代_第二百一十一章 装了次老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装了次老师 (第2/4页)

>    而最贵的其实是他脸上戴的眼镜。

    不是之前那副lotos。

    而是一副圆形金丝边眼镜。

    ‘罗敦司得’的定制镜片,法国珠宝品牌‘fred’定做的眼镜框。

    初看没有什么,但眼镜腿上的‘fred’字样,就足以证明这副眼镜的奢侈和不菲。

    羽生秀树的近视度数其实很低,他的眼镜等同于平光镜,不戴也完全没问题。

    不过他就是喜欢买眼镜,而且喜欢高赌专属定制。

    除了营造‘斯文’气质,最重要的就是不经意间,低调的装逼。

    要是赚了钱还不享受,那他还赚这么多钱干什么?

    出门前再搭配一个宝珀腕表。

    此刻的他,外表看上去像是一个文质彬彬,斯斯文文的普通大学生。

    可全身行头算下来,已经足够买一辆法拉利了。

    来到酒店大门,保镖马尔科帮羽生秀树打开车门。

    然后车辆便朝着约好的地点赶去。

    那是一个叫做水景海湾的酒店。

    这家酒店的特色便是秀场表演,全酒店一共有三个秀场舞台。

    李记者所跟随的歌舞团租用了最的那个。

    羽生秀树抵达秀场的时候,观众席空荡荡一片,鼓舞团则正在舞台上排练。

    他礼貌地和所有人打过招呼,便与李记者前往观众席角落位置接受采访。

    而他的出现,自然引起了不少饶议论。

    尤其是舞台上那些排练的舞蹈演员。

    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舞台上此时又何止三个女人。

    羽生秀树在下面接受采访,上面的八卦同样聊的热火朝。

    “这就是那个大作家吧。”

    “就是他,这长得也忒俊了,还这么年轻。”

    “刘那个包就是他送的吧?”

    “是他送的,当时我也在场。”

    “听好几万呢,就算有点划痕也能卖一半吧。”

    “我估计刘可舍不得,人家又是给包又是给名片,八成是看上刘了。”

    “看上又能怎么样,等咱们回去什么都白搭。”

    “就是,这要放着我就卖了,好几千美元呢。”

    “包又不是你们的,你们想再多也没用。”

    “你们别乱了,那这个作家是为了帮我们,可能是看不上有破损的包,随手就送了,谁叫当时就刘会英语。”

    “人家大作家不定啥想法都没有,都是你们在多想罢了。”

    “哼~,我们多想?我可是看到刘没事就对着那个包发呆。”

    “有想法怎么了,这作家长的比明星都好看,放着我也有想法。”

    “何止是长得好看,还有钱,打招呼的时候我可看到了,人家手上戴的表,资助咱们的侨胞老板也有一块,听值好几万呢。”

    “好几万华夏币!这么多。”

    “什么华夏币,我的是美元。”

    “那换成华夏币可不得几十万!”

    “这么有钱,放着我是刘,我也有想法。”

    “都别乱嚼舌根了,心让刘听到了。”

    ……

    随着时间进行,李记者的采访也接近尾声。

    由于羽生秀树特别强调,专访没有涉及任何敏感话题。

    主要围绕作品,文化方面,最多问一句如何看待绘本在华夏的发展如何。

    深知那边情况的羽生秀树,当然是捡好听的,各种吹捧不要钱的朝出丢。

    当采访来到尾声,李记者起了最后的客套话。

    “羽生先生的绘本其实有一部分已经在华夏出版发行了,并且受到了朋友的喜欢,希望有一能看到您来华夏举行活动。”

    “我对华夏其实非常向往,相信一定会有机会的。”

    “到时候请羽生先生务必联络我,我一定要再做一次专访。”

    “一定。”

    采访结束,羽生秀树起身想要离开。

    李记者却叫住了他,“羽生先生,既然来了,就留下看表演吧,今是最后一场,而且剧目和旧金山的不一样。”

    “可我还没有买票。”

    “没关系,羽生先生是我们的客人,岂有让客人买票的道理。”

    “我还是去买票吧,就当我支持你们的演出了。”

    “羽生先生的座位已经预留好了,还是不用客气了。”

    羽生秀树闻言,犹豫了一下,“既然这样,等演出结束我请大家吃饭吧。”

    此时若是有云上系的员工在此,肯定要偷偷一句。

    喜欢请客吃饭的羽生会长又出现了。

    “这……”李记者还想什么。

    羽生秀树却抬手打断,“礼尚往来,请李记者帮我统计下就餐人数吧。”

    李记者见羽生秀树态度如此坚决,只能,“那我去问问。”

    完便离开了。

    没一会功夫,李记者重新回来,报出一个人数,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羽生秀树听到人数,将保镖马尔科叫了进来,低声交代了几句。

    马尔科离开后,羽生秀树被李记者带到邻一排坐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