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梦行者_第六十章 参访妙峰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参访妙峰山 (第2/3页)

馆中的每一个书架都几乎占满了一整面墙。

    书架上排列着无数的书籍。当我走近它们时,书架变幻着形态,像是活了起来,书籍里的知识在向你招手,呼唤着你去阅读它们。

    每当指尖触碰到一本书的书脊,都感到自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无尽的知识像电影一般流畅地展示在眼前。

    除了书籍,图书馆里陈列了无数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和装饰品,雕塑、壁画和纹饰都彰显着深不可测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安家宜深深感到,这座图书馆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充满魔力的知识宝库,更是一种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立足在这座宏伟的建筑,每个人都自信可以找到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到无尽的人类智慧和文化传承。

    巨大的震撼让安家宜无言。

    德云老师拍了一下愣在当场的安家宜,微笑地说到:“这里虽然很大,但也有很简便的检索方法。”

    他摘下挂在胸口口袋里的钢笔,在虚空中一比划,画出一个轮廓,形成一副地图。

    他继续介绍道:“总的来说,这座图书馆记录了当下这个宇宙所有的知识。

    我相信,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看一遍,这么做也没有意义。

    你只需要查询你想要的资料就可以了。”

    “哇,真是了不起。”安家宜赞叹道,“我真想一辈子都留在这里,真是太棒了。”

    德云老师微笑着说:“那也没有必要。毕竟我这里只不过是参学之路的起点。

    有远远比我这里更加伟大的知识在等待着你。

    目前来说,你只需要随着你的心念,走向你想要学习的知识,就一定能找到。

    当然,由于目前你所处的这个宇宙里生成的信息总量本身是有限的,这个图书馆里储存的书籍和知识也并不是无限的。”

    “那么,时间旅行,可以么?”安家宜惴惴不安地问了一下。

    德云老师做了一个请前进的手势。

    按着他这个手势的方向,安家宜迈开脚步,走向图书馆深处。

    先走到一个巨大的书架前。仔细观察,发现这个书架是用厚重的金属板搭建而成,拐角出都是粗大的铆钉和笨重的焊接点。

    书架无比巨大,抬头向上看不到顶,左右两边似乎也看不到边际。

    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用粗糙的铜制封皮紧紧包裹着,用满是铜锈的六角形的金属铆钉串联,显得古老而又神秘。

    安家宜将手伸向其中一本书。

    触摸到这本书的一瞬间,头脑中就显示出无尽的公式和图像。

    抽出这本书。书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沉重,反而是轻飘飘的,似乎一点重量都没有。

    翻开封面,书页随安家宜的心念自动流转,最后停留在一个页面上。

    尽管上面书写的文字和使用的公式符号完全不认识,但头脑似乎进行了自动翻译,所有的概念、原理、数据和流程都映照在头脑中。

    安家宜惊喜地回过头,看向德云老师。

    他还是那样慈祥地微笑着,问到:“找到你想要找的资料了么?”

    “这本书来自于一个古老的已经消亡的星际文明,记载了一种时间机器的制作方法。

    过程非常详细,真是太有意思了。”安家宜对德云老师说。

    “嗯,很好。你自己深入阅读吧,我还别的事,就不陪你了。

    以后这里随时都欢迎你的到来。

    如果来了没见到我也没有关系,所有的书籍随你取阅,只不过这里的书籍只能在这里阅览,没办法带回你的……

    嗯,怎么说呢,没办法把这些书籍带离这个图书馆。”

    “能读到就已经非常好了,太感谢您了,我一定会珍惜机会,认真学习!”

    德云老师微笑地点点头,转身走了。

    安家宜继续仔细阅读这本书中记载的时间机器的制造方法。

    仔细阅读了之后才发现,想要实现制造出时间机器,简直是太困难了。

    且不说书中记载的这个文明的技术路径与安家宜所在的这个星球的技术路径大相径庭,就单看所需的能源一项,恐怕就做不到。

    安家宜有点遗憾,把书插回书架。

    继续把思维聚焦在时间机器上,向另一个书架走去。

    这个书架与之前的那个样式完全不同。

    出现在面前的,是一个用光滑无比的类似塑料的材质一次注塑成型的书架。

    书架整体呈现顺滑的流线型,上面的书籍也都是同一风格,整齐而有规律地摆放在一起,有光泽的封面展现出一种充满科技感的美学风格。

    抽出一本书,书页自动打开到所需的那一页。

    安家宜从中读到,这本书也来自于另一个古老而发达的文明。

    书中记载了与之前看过的那个文明所用的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制造出时光机。

    这个文明所采取的策略比前一个文明设计的用无比巨大的能源来扭曲时空体的方法要高效得多,他们考虑打破光速的极限,通过更快的速度倒转时钟流向。

    他们的想法虽好,实现起来也有问题。

    一方面依然是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必须要在宇宙空间中进行实验,不能在星球表面实现。

    真的是挺复杂的课题。

    接连在不同的书架上翻到好几本书,每本书都记载了精妙无比而又确定可行的方法,只不过这些方法所需的技术轨迹、实验材料或者实验条件都太过苛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