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产,逼缴认罪银,士族闻风丧胆! (第1/7页)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正文卷第253章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产,逼缴认罪银,士族闻风丧胆!“罢了,都是苦命人,何必互相难为,彼此算计呢!” 含山公主卖徐承宗一个面子:“王阁老,是否愿意和本宫开诚布公谈一谈?” 这场斗争,王竑完败。 王竑这个时候,就该告辞。 别看他是阁老,又是朝中老臣,这些在含山公主眼里,全都不管用。 哪怕皇帝来了,人家跟你说你爷爷小时候的故事,皇帝又能如何? 除非皇帝耍浑不吝,把她杀掉。 “王阁老,殿下并无恶意。” “只是尹府阖家遭难,对殿下打击太大了。” “还请恕罪。” 徐承宗开始和稀泥。 王竑不言不语,心里盘算着。 徐承宗继续道:“长公主殿下大寿,陛下也献上贺礼,足见陛下眷恋亲情。” 王竑继续装傻。 徐承宗在帮尹玉、尹辉叔侄开脱。 皇帝远在北直隶,具体调查案件的是钦差大臣,只要王竑稍微抬抬手,大案就能变成小案子。 可他低估了皇帝的决心,也高估了王竑的胆量。 王竑来南直隶,是纳投名状来了。 纳得不好。 他就得从阁老的位置上滚下去。 王竑还是不肯说话。 徐承宗笑容不减:“王阁老,大家都是为朝堂效力的,说直白一点,陛下震怒,无非是尹家奢侈无度,尹玉、尹辉终究是小节。”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哪个勋贵家没有两个纨绔子弟?哪个纨绔子弟手上没几条性命啊? 皇帝管过吗? 偏偏尹家,被皇帝特殊照顾。 不就是看上了尹家的钱,以及尹家和宣宗皇帝暗探的关系嘛。 含山公主拿出一封信:“这是本宫写给陛下的亲笔信,额外奉给中枢五十万两银子!” “本宫散尽家财,也要给这不孝儿孙赎罪!” “不求王阁老高抬贵手,只求王阁老给尹家宽限几天时间,等陛下亲笔批复到来,再行处置。” “可以吗?” 含山公主前倨后恭。 王竑觉得含山公主很是脱节啊。 刚进这内堂时,尹家看似恭敬,实则处处是机锋,含山公主绵里藏针,笑里藏刀,说得他王竑哑口无言。 忽然就服软了。 真为了尹玉和尹辉? 不太像。 这里面有鬼。 含山公主亲笔信,估计就是交代先帝暗探的事情。 又愿意贿赂皇帝五十万两银子,说明尹家不差钱,也不怕露富,哪怕皇帝勒索更多,也愿意息事宁人。 这说明什么?隐藏着大事啊。 王竑忽然想到了画里的海船! 宣德九年,王景弘带领船队,最后一次航行,于正统元年回来。 从那之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再也没有出海过。 但是! 关于宝船的记载,却也消失了! 景泰八年,皇帝旧事重提,翻遍了宫中所有归档,都没有说明宝船的最终归属。 从永乐三年开始,到正统元年,整整三十多年的持续出海。 规模一年比一年大,需要海量的海船。 每一艘船都记录在案的。 然而这些记录,竟然在正统朝,离奇的消失了。 准确地讲,是在正统八年以前,就消失了。 因为正统八年,朱祁镇曾下诏重新督建海船,再下西洋。 至于之前的船支,绝口不提。 说明,这些船支在朱祁镇亲政之前,就消失了。 时间点在正统元年到正统七年。 朱祁镇应该也找过这些船支,但最终查无可查。 想来应该找到了答案,因为正统八年之后,就无疾而终了,再也没找过这些东西。 杨璇用四幅画隐藏的秘密。 就是海船! 难道说,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船支,是被尹家瓜分了? 所以含山公主藏藏掖掖。 就怕皇帝得知宝船的真相? “若王阁老不同意就算了。” 徐承宗充当中间人,笑着说:“在偏厅准备了歌舞,请王阁老去欣赏吧。” 王竑倏地笑了:“魏国公何必如此着急呢?” “本阁这钦差大臣,乃是陛下钦命。” “既然长公主殿下有私密话和陛下说,本阁亦是为人臣者,自然是等得的。” “只是有一点,贵府两位可不能擅自离开南京城。” “万一出了错漏,陛下追责下来,本阁和您可都担待不起的。” 徐承宗笑容灿烂:“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含山公主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让尹玉和尹辉给王竑磕头感谢。 王竑坦然受之。 回程的时候,尹家送来一个卷轴,卷轴是用玉镶的,打开一看是阎立本的画。 王竑都吓到了,尹家出手实在惊人。 这幅画不在于多少钱,而是价值连城。 范青也得了一份,是一把镶金的金刀,看着有些破旧,但这是蒙古大汗蒙哥曾经用过的佩刀。 回到下榻之地,两个人瞠目咋舌。 尹家出手太阔绰了,还知道投其所好。 送文臣画,送武将刀。 “尹家藏着大秘密。”范青道。 王竑指了指那张卷轴:“和那里面的图有关系。” 范青却想不通海船昭示着什么。 “王阁老,李副守备趁无人时,将这东西塞到卑职手里。”范青拿出一颗珠子。 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