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2章 皇子封国,朕教皇子们用皇权,朱见深莽斗欧罗巴群雄 (第1/7页)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正文卷第362章皇子封国,朕教皇子们用皇权,朱见深莽斗欧罗巴群雄橡胶车轮的出现,改变了明人的出行方式。 单轱辘推车、三轮车、手推车,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其实,橡胶车轮在景泰二十八年的时候就出现了,橡胶加石油作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橡胶轮胎,先用于马车轮胎之上。 人力车的普及,笨重的马车在市井逐渐淘汰,出行则被黄包车代替,方便又舒服,关键是便宜。 而车夫穿着长袍不方便工作,就开始穿景泰装,满街黄包车夫穿着西装拉客。 皇帝虽想发动头发革命,朝野上下无一人支持,有民间老顽固骂皇帝大不孝。 但有些苦力成天累得不行,头发长难打理,又特别热,趁着头发运动的风潮,干脆剃光了,留个毛寸,虽然被骂得很惨,但这股风潮已经兴起,苦力最先剃头,跟着的就是走街串巷的生意人。 民间思潮爆炸,有很多特立独行的年轻人,率先把长发剃了,引领潮流。 所以,景泰三十年,走在京师街上,发现有人梳着毛寸,不用怀疑他是和尚,他也是明人。 剃头和不剃头之争,也在民间甚嚣尘上,皇帝倒是说出一句话来,孝与不孝,不看头发。 这话引起轩然大波,无数民间文人指责皇帝大不孝,还指出他对嫡母不孝等证据。 皇帝当然潜水了,一言不发了,不知是默认,还是懒得吵架,主要是朝中老臣把他拉住了,不让他下场。 有皇帝支持,短发越来越流行。 短发就要配纹身,不然显不出自己独特来。 一时间,短发配纹身,成为一段潮流。 皇帝赞成短发,但讨厌纹身,将其斥为野蛮人,朝廷官员、宫中侍卫、厂卫番子等等吃公家饭的,严禁纹身。 纹身,从两千年前就有了,勾践就是剪发纹身,是纹身界的扛把子,宋朝是纹身爆发期。 但本朝太祖,对纹身极为讨厌,有纹身者流放充军,这才没了纹身。 朱祁钰同样讨厌纹身。 随着民间思潮开放,女子可抛头露面,也引起很多腌臜事,近几年女子出轨率飙升,几乎每个县衙每天都能接到这种案子。 里面真真假假,有的是妇人看别的男人一眼,她家爷们就怀疑老婆出轨了。 有的是真出轨了。 人性嘛,只要放开管制,什么鸟没有啊。 景泰二十九年,中枢颁布政策,经官府查实女子出轨,可将此女吸入青楼从业,若男子诬告,则男子流放捕鱼儿海,夫妻和离,家产俱归女方。 这才减少了官府行政负担。 对这种事,朱祁钰不太爱管,皇帝管天管地,还管人家拉屎放屁了? 以前是家丑不可外扬,所以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内部消化了,报不到中枢来。 如今思潮开放,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人性就这样,谁头上没点颜色啊,凑合过着得了。 皇帝不管,民间出现了歌颂爱情的文章,以前的爱情是孔雀东南飞那种家长里短的,也有洛神赋那种暗恋含蓄的,现在的爱情,主打一个浪漫。 后人都说华夏人不懂浪漫,那是华夏人思绪内敛,书写爱情的诗词,历朝历代有多是,这就是中国式浪漫。 而歌颂爱情的文章,最火的是出自太子妃杨氏的手笔。 太子火出圈,靠的是太子妃。 杨氏的诗词火爆之后,在报纸上呼吁,给女子起名字,不要叫朱杨氏这样的,女子也该有自己的名字。 她还呼吁有学识的女子,联名写一本名字手册,让民间没学问的百姓,按照这本书来起名。 这件事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皇帝直接下旨,翰林院拟定十万个好听的男女名字,刊印成书,颁发全国,让全国人按照书里的名字起名。 不然民间都是张二、张三这样的序列排名,女子干脆没名字,大丫、二丫。 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上国百姓怎么能没名字呢? 不止要有名字,名字还要好听。 尤其士绅家族,不许再起两字名,毫无特色,要起充满大明特色的名字,并且,名字平平无奇的,一概不录用秀才,逼着民间进行改名风潮。 皇帝鼓励民间用三字名字,二十二年了! 作用是有,但不大。 这次干脆搞一次人名运动,从上到下,进行改名,新生儿要取大气好听的名字,不止要好听,更好有学问。 鉴于民间学问有限,中枢给你们起。 太子妃牵头闺阁女子,拟定一本女名录,也随之刊印。 民间不少文人愿意凑这热闹,也跟着刊印书籍。 白话运动和人名运动,在民间激烈碰撞,开始改变底层人民的思想。 白话文,能让读几年书的孩子,就能看懂报纸,让文章真的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十亿百姓的心里。 名字,是每个人第一张脸。 这个人名,是带着人一辈子的。 景泰三十年六月,中枢又加一把火,颁布万家姓,收录大明仍在使用的姓氏,13000个,而从古至今使用过的姓氏,高达两万。 大明重新编纂使用过的姓氏,以及归化的各族的新姓氏,颁布天下。 让民间百姓知道,大明的姓氏多么多,历史源远流长。 随之,中枢有颁布万家名,大明第一本姓名工具书,全篇收录5万个男名,5万个女名。 紧接着,民间陆续随印了十几本,都是民间文人自发刊印的。 经过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