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小插曲儿:铅笔产业化(2) (第1/2页)
小太监去宣人,朱由校则削了2支铅笔,拉过一张宣纸试试了笔。 笔芯偏软,但仍有点刮宣纸。 这应该是工匠们在宣纸上试过了笔芯软硬。这个软硬用来作画,应该还是可以的,但用来写字,就有点软了。 而且硬笔用宣纸终究不是太合适,硬笔还是要配硬纸。 纸的问题朱由校不是太担心。中国纸的工艺水平还是很高的,硬纸技术主要是植物纤维配伍,以及纸张压制技术。只要提出明确需求,对中国这个造纸技术一直领先的大国,不是问题。 朱由校一边考校着纸笔,一边顺手拾起小学时代学过几年的素描,把厅堂一侧的桌椅等景象描绘了下来。 画好之后,顺手签了一个当年自己很臭屁的艺术字体签名。 画好后歇息喝茶,不久小太监报带人回来了。 就见一官员近前来,躬身跪倒,一叩三拜: “臣,工部主事吴彬,叩见皇上。” “平身!吴卿,你且看朕这幅画画的如何?” 随手把素描画交给乾清宫太监,让他们递给吴彬。 吴彬心中叫苦!原以为这次来是给皇上做画的,结果却是要评议皇上的画。 这个搞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可不能不接。 结果接过一看,却是一幅很特异的实景。实景还就是这厅堂。 转头拿画与这实景对比,不由大为惊异! 朱由校用了焦点透视手法,与中国画散点透视手法有很大的不同。 吴彬作为画师,当然一眼看出其中差异。 吴彬自己的画风本就倾向于写实。素描这种直接走写实路线的作品,更是直戳他画师本心! 小皇帝这画风,有开宗立派之象啊! 再看画作,细条平直,似是工笔,但几乎没有倒角转折。特别是那个签名,漂亮是很漂亮,但从转角粘连的情况看,更象是硬笔。 疑惑地抬头看向皇上。 朱由校冲他示意了下手中的铅笔,然后抓了张宣纸,连笔一起示意小太监递给吴彬。口中说道: “吴卿,此朕自制的画笔,你看看可好用?” 吩咐再拿一张小案台给吴彬。然后起身行到小案台边上,准备看吴彬做画。 旁边管制笔的小太监诧异。 不是说“木匠笔”吗?什么时候成“画笔”了? 吴彬坐在案后,拿着木匠笔学朱由校画法画了几笔。 初始还好,随后就皱起了眉头,停了下来。 线条控制还是很容易的。但同样动作下,多画几次,线条粗细就不一了。这就麻烦了。 朱由校旁边加一句: “此笔还在试制中。 以后可以做成圆杆,可旋转控制笔尖变化。笔尖则可依画工需要削制成大小不一的尖头,或扁头。 这样控制线条粗细就容易了。” 吴彬点点头。又画了几笔,停了下来。 朱由校问: “可有什么不对?” 吴彬迟疑了下,回道: “臣觉得,此笔色调单一。以之做画,很难画出层次感。”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 “吴卿说得很对。这也是下一步需要改制的方向。 可以做一套笔,笔芯软硬不一粗细不一色深不一。大约有个10几支20支的套笔,再配合手法,就可画出所有浓淡和线条了。” 吴彬点点头。又画了几笔,拎起纸抖了抖。回头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吴彬又画了几笔,这次点了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情。 然后拿过朱由校那张素描研究了起来。 朱由校知他想通了笔的用法大概。就不再等他说画的事,直接交派任务: “吴卿,有二件事要你去做。” 吴彬叩首: “臣接旨!” “第一件事呢,创造一派用硬笔硬纸做画写字的技法。 第二件事呢,就是依你创造技法的需要,督促内廷配合你造出合用的笔和纸。” 顺手指了指管铅笔制作的小太监。说道: “他负责内廷制笔事务,你找他就是了。” 吴彬立刻叩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