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春荒、计划、印章 (第5/6页)
一次,出现百年老山参的可能更小。
二来他对鬼市不熟悉,对古董更是门外汉,所以更不会去掺合这些了。 只是,没想到今天没有多少人便算了,连售卖粮食的人也极少。 这样的情况下,无聊的许多年,便当起了吃瓜群众。 售卖古董那人,尴尬地解释着说,他并不知道鬼市的存在。 来鸽子市售卖这个家传古董,是因为家里的米缸空了。 钱是好东西,可以在鸽子市买到粮食,也可以去国营饭店这些地方吃饱饭。 所以,粮票并不能完全限制市场。 当然了,如果是这样花钱的话,那么这些钱肯定会很快就没了。 许多年听到这里,便觉得有些奇怪,忍不住开口道: “现在鸽子市也没有多少人卖粮食啊,您就算有钱,估计也买不到粮食。” 看对方的着装,许多年并不认为这个卖古董的人是农村人。 既然是城里人,那么粮本份额肯定够吃的。 即便再能造,勉强混个七八分饱,还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许多年的话,卖古董的那人和二道贩子也看了前者一眼。 “总有人愿意卖粮食的,这价格再贵也不会再涨价了吧?” 卖古董的关宏坤乐观地说道,二道贩子没再吭声了。 关宏坤一看,只好转移目标,想把古董卖给许多年。 后者觉得反正也是无聊,便蹲下来跟对方闲扯淡。 “那您把这古董放地上,我先瞧瞧。” 对方闻言,轻轻地把一块玉质雕琢的印章放在了地上。 印章最上面是龟龙形状的设计,下方则是方方正正的正方形,四周雕刻了龙纹图案。 整体上看起来,十分精致好看。 如果这是一块北宋时期的印章,那肯定是名门大家的物品吧? 底部刻印的是什么字,许多年没有看到。 只不过,北宋时期,有如此精湛的雕刻工艺么? 作为雕刻工艺的学生,在上辈子,许多年也了解到一些雕刻历史。 北宋时期,政治版图上的统一带来了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各国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密切,玉器艺术也带着共同繁荣。 宋徽宗赵佶嗜玉成瘾,促进金石学的兴起,销售玉器的市场应运而生。 这时期玉器各有特点,但都是以实用装饰玉占重要地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以追求生活的真实为要旨。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工笔画的发展,是倾向于写实主义和世俗化的。 无法跟明朝相比,更不用说跟清朝比较了。 清朝时期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堪称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中国古代玉雕之王,也是玉雕工艺登峰造极的代表作。 而许多年眼前的这枚龟龙玉雕印章,已经有了明清时期的影子,雕刻工艺甚为精湛,十分漂亮。 古董不古董的,先不说,起码这样的印章,许多年是非常喜欢的。 如果价格不贵的话,他自然是不介意拿下的。 在粮食富裕的情况下,用一点粮食换取一枚这样漂亮的印章,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许多年并没有直接问价,而是询问道: “我可以先上手看看吧?” 多问一句,也是为了保险起见,必须得征得印章主人的同意再上手,这样的话,才放心。 关宏坤点头答应了,他是挺开心的,只要有人看得上,那就没问题。 于是,许多年把煤油灯放一旁,接着伸手去拿这一枚印章。 结果,在他的手触碰到这枚龟龙玉雕印章之后,三道龙形白雾瞬间从印章飞了出来,然后很快飘到了他的左手手腕处,消失不见了。 “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吗?” 再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年也是被吓了一跳,然后下意识地询问关宏坤和旁边的二道贩子。 可是后两者却摇摇头,“没看到什么呀?同志,您是看到了什么吗?” 嘶! 对面两人的迷惘反应,顿时让许多年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故作淡定地表示自己刚才眼花了吧。 接着,他拿起了印章,仔细地查看了起来。 他的内心却没有他表面看起来那么淡定从容。 这都过去几个月了,终于再次让他遇到一件有龙形白雾的古董了。 所以,这枚龟龙玉雕印章,肯定是古董。 至于价值如何,许多年自己也判断不出来。 有句话叫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的黄金不算很值钱,古董就更廉价了。 但在千禧年之后,古董肯定非常值钱,因为那个时候大家手里都有钱了。 很多富豪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在手里有点闲钱的时候,总喜欢当一个收藏家。 只有收藏家多了,古董才会水涨船高。 仔细瞧了一会儿,许多年也没有瞧出个所以然来。 印章底部是孤竹云谷四个古文字,上面还残留着些许红色粉末,那是印泥。 孤竹云谷是什么,许多年也不知道,看来得查一查古书才行。 这一枚印章的整体确实被保持得十分完好,关宏坤说这是他家的传家之宝,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