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评委下场 (第2/4页)
《朝闻道》异常精彩,竟然让所有人都看了进去, 尤其是的核心思想—— 科学家们为了求知前赴后继慷慨赴死,让人深受震撼。 也不知过了多久, “呼~” 有人率先松了一口气。 就好像,他是憋着那口气,一门心思读到的最后。 其余人也从沉溺中苏醒, “真精彩啊……” 他们无不感慨,心中升起一种淡淡的、怅然若失的情感, 这是只有读完一本好书才会有的深刻体会。 有人低声问:“现在几点了?” 佩尔高看了眼表, “五点半。” 几个同学听了,不由得露出苦笑, 本来到图书馆是为了学习,现在倒好,读了一下午的科幻。 有人提议:“吃晚饭去吧~” 余者立即响应, “好!” 看书的时候过于集中,都饿了。 他们看向佩尔高。 佩尔高摇头, “我不急,我想再好好研究研究这部作品。” 同学们也不劝阻,跟他告别,低声交流着内容,走出图书馆的大门。 结果,他们刚出去半分钟,就又冲回来了, “路易斯,有信!法兰西学院来的!” 佩尔高:!!! 倏地站起身,接过信件,手颤巍巍地撕开信封。 其余人凑上来, “怎么样?怎么样?” 佩尔高无声阅读, —— 尊敬的先生: 遗憾地通知你,你未能通过儒勒·凡尔纳奖的初选。 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落选并不代表作品没有价值,而是可能与奖项的主题、风格或标准不太相符。 所以,希望你对自己的创作仍充满信心,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会创作出更多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 我们在此保证,儒勒·凡尔纳奖组委会将继续关注科幻文学的发展,并为推动其繁荣做出贡献。 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 这是一封落选信。 众人沉默, “……” “……” “……” 一种难言的气氛在周围弥漫开来。 几人看着佩尔高,脸上是小心翼翼的表情。 “咕……” 不知是谁,甚至咽了口唾沫。 只听佩尔高喃喃自语:“难道,儒勒·凡尔纳奖的科幻水平很高?《新法国》连初选都过不了吗?” 说着,摇摇头, “不应该啊……这种新题材,涉足的人应该不多啊……” 他如同陷入魔怔,整个人显得呆愣愣的。 几个同学赶紧七嘴八舌地安慰, “路易斯,科幻也就那么回事,没评上就没评上吧。” “被否掉也是好事。从另一方面来说,路易斯是备战1902年儒勒·凡尔纳奖最早的作家……” “你特么闭嘴!不会安慰人就别说话了!” “路易斯,要不咱们多写写散文?诗歌也行啊!” “我也喜欢你写的诗歌!” …… 叽叽喳喳, 惹得佩尔高一脸烦躁。 他说:“法国的诗人还不够多?” 一句话给几个同学干沉默了。 佩尔高看向他们,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写科幻这件事本来就挺科幻的?” 有人轻笑, “哈哈,你这笑话讲得……额……” 他注意到了佩尔高的表情,立即一转口风道:“一点儿也不好笑。” 佩尔高又说:“你们刚才都叫我‘大文豪’,现在想来,实在是有些刺耳了。我总感觉有种说不出的讽刺意味。” 同学们面面相觑, 佩尔高背景硬、学习好,自幼没受过什么大挫折, 结果,现在遇到一点儿事,钻牛角尖了。 有人说:“路易斯,你还是先别想这件事了。走吧,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他发出邀请, 但佩尔高纹丝不动,仍在苦苦思索, “以《新法国》的优秀,不至于落了初选,除非是哪个评委……” 蓦地,他双眸亮了亮, “就是评委!” 听到这话,同学们都懵了。 三个核心评委, 凡尔纳,七十多岁的老同志,还是法国人,不可能搞事; 陆时,创作涉猎广,没必要堵旁人的路; 威尔斯,《当睡者醒来时》的作者,《新法国》就是仿照着写的,也没道理把佩尔高搞掉。 怎么看都不像有黑幕。 但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