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1章 快枪手又神枪手 (第1/4页)
第232章快枪手又神枪手 20世纪初,描述未来的幻想小说已经非常多了,甚至在现代文学发展较晚的中国都有萌芽, 例如,《新中国未来记》, 这是任公1902年发布的作品,构思奇巧、非常有趣。 但里面的科幻太少、政治太多, 而且在欧洲必然水土不服。 “麻烦啊……” 陆时伸个懒腰, 早知道就不来巴黎当这个劳什子评委了。 凡尔纳笑呵呵的, “陆,我们相信你。” 陆时吐槽:“你把工作丢给我,自己当甩手掌柜,能不相信我吗?” 凡尔纳摊手, “谁说我要当甩手掌柜了?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我嘛~” 这老哥,脸皮也忒厚了。 陆时无语, “……” 一旁的威尔斯沉吟, “首先第一点,我们要明确《新法国》的类型。” 陆时说:“反乌托邦呗。” 威尔斯眼前一亮, “这个归纳很到位。”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 在那里,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美好得就像世外桃源。 凡尔纳托着下巴,回忆道:“我没记错的话,是不是有一本虚构的游记,就叫《乌托邦》?” 威尔斯点头, “作者是托马斯莫尔,英格兰人。” “啧……” 凡尔纳咋舌道:“难怪记得这么清楚。书的内容是什么?” 威尔斯摊手, “那你得问陆教授了。具体的我也记不清。” 于是,两人一齐看向陆时。 陆时恰好看过,介绍道:“在一个名叫‘乌托邦’的海岛上,有54座城市均匀分布,所有城市都具有共同的风格、语言、习俗和法律。每座城市分成……” 他微微停顿, “后面还用讲吗?” 威尔斯和凡尔纳短暂地视线交流, 两人同时说: “不用。” 凭“所有城市都具有共同的风格、语言、习俗和法律”这句话,加上《乌托邦》这一书名,后面的内容便能猜个大概。 而且他们都读过这本书,多少保有印象。 凡尔纳说:“如果乌托邦是理想化和建构性的,那么,反乌托邦就是批判、否定和解构的。《新法国》确实属于后者,但只是浅尝辄止,并不深刻。” 陆时有些好奇, “为什么觉得不深刻?” 凡尔纳耸肩, “在《新法国》里,法国公民允许一个娶了比自己年长二十四岁的女子为妻的人当首相,而且,这个女子还曾经是首相的高中老师。这不是瞎胡闹吗?如此大力度的否定,反而使小说缺少说服力。” 陆时:“……” 他懂了: 在20世纪初,《新法国》是反乌托邦; 在21世纪初,《新法国》是现实主义批判。 真是有够离谱的。 陆时轻咳了一声,问道:“凡尔纳先生,你不觉得,里面把法国人描述得都很无私,他们让法国再次伟大的过程更胡闹吗?” 凡尔纳听得直摇头, “胡闹?不,不不不。我认为佩尔高先生是抱着严肃的态度创作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严肃,我们才将《新法国》定义为反乌托邦题材,而不是荒诞小说。” 呵,法国人。 陆时无话可说。 凡尔纳却意犹未尽,继续评价: “但佩尔高先生终究还是年轻。他写的那些个桥段,甚至不如180年前的《格列佛游记》值得推敲。” 陆时哑然, 经对方提醒,他才意识到格列佛游历的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巫人国、马国等离奇的国度,都带有强烈的乌托邦或反乌托邦色彩。 威尔斯轻咳一声, “咳……两位,现在不是文学评论的时候。” 他看向陆时, “陆教授,既然已经确定了题材,那你准备怎么创作?” 陆时的弹药库充足, 最著名的,当属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 《我们》、 《1984》、 《美丽新世界》。 随便一本拿出来,都能将佩尔高的《新法国》暴杀。 但这些书放在20世纪初合适吗? 先说《我们》,作者扎米亚京采用书信体,将小说用40篇日记构筑而成, 这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