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保护文学自由! (第2/4页)
能小肚鸡肠。 他摆摆手, “行,你们把书留下吧。” 学生们如蒙大赦,快步离开。 海塞关上门,回屋坐下,打开油纸包, 里面是一部书—— 《朝闻道》。 他十分诧异, “嗯……‘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中国人写的?又或者,作者是个中国通?” 之所以知道这句话,是因为他在鳄鱼俱乐部接触过一个东方学学家—— 布登·史塔特。 两人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所以常常彼此交换观点。 海塞继续研究着书的外封, 书腰上写着: —— 俄国十大禁书之首,沙皇尼古拉二世心中一个永远拔不掉的钉子。 大作家特奥多尔·蒙森亲情翻译并力荐。 —— 海塞:“……” 心里忍不住开始吐槽了, 神特么的“大作家”! 蒙森把这书送给自己,不会是为了装逼吧? 这手段,真幼稚! 海塞笑着摇头,将书翻到扉页,发现作者是Lu,觉得这个笔名有些熟悉,遂陷入了回忆, 几秒钟后,他想起来了, 原来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 即使在德国,陆时的也以英语直接出版,所以海塞不甚清楚其家的身份, 反倒是学术著作,他有些印象。 他又看了眼作者简介, “原来,他最早是家、剧作家出身啊……” 海塞的兴趣被勾起来了, 自己倒要看看,一个在学术上颇有所成的人是怎么写的。 海塞喝了口水,开始阅读, 第一个故事—— 《乡村教师》。 很快他就读进去了。 刚开始,他以为这只是一部中国“乡土”,里面塑造的教师形象先进又愚昧, 然而,当镜头拉到太空,整本书的高度瞬间拉升。 “这是……” 海塞震惊, 蓦地,他想到了作者简介的那部分,里面提到了陆时是“科幻”的中坚力量。 “所以,这也是科幻?” 他不由得想到了《弗兰肯斯坦》、《时间机器》, 跟《乡村教师》一比,那些书在想象力、立意上都要鶸, 鶸爆了! 海塞迫不及待准备继续读下一个短篇—— 《朝闻道》。 集以这篇命名, 可见,这篇应该是整本书中最最精彩的部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叫门声, “保尔。” 声音低沉且苍老。 海塞一听就知道对方是谁, 他过去开门,果然看到了蒙森那标志性的、厚如玻璃啤酒瓶底的眼镜。 蒙森露出笑容, “保尔,我送你的书,你已经看过了吗?” 对方叫得这么亲切,着实让海塞有些不知所措。 他让开大门, “进来说。” 蒙森脸上的笑容更盛,侧身闪进屋。 海塞左右看看,确定没人,这才关上门。 蒙森好笑道:“你搞得这么神秘,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俩在幽会呢~” 海塞:“……” 想骂人的心思都有了,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只能抱着双臂,防卫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蒙森摊手, “你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呢。” 他对《朝闻道》点点头, “读过了吗?” 海塞回答道:“读了第一篇,写得非常好!我正准备读第二篇。既然集以《朝闻道》命名,想来第二篇是最精彩的。” 蒙森不由得想到了在斯德哥尔摩的遭遇, 那些大打出手的科学家们,说不定会认可海塞的观点。 但他觉得…… “如果你是有理想的文学家,你一定更喜欢第三篇。” 海塞看看目录, “你说,《动物庄园》?” 说着,他翻到了目录指示的页码。 蒙森劝说道: “读读看吧。暂时跳过第二篇。” 他郑重其事的语气不免让人感到好奇, 海塞说:“好吧。” 他埋头阅读,几秒种后便沉浸在了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