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8章 一本在词典旁边卖的书 (第4/4页)
敦最早建立的独立书店―― 沃特金斯书店。 书店装修古朴典雅, 黑色的木质书架和铜质铭牌散发出一种沉稳的气息。 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最显眼的位置是一座书山, 《洛丽塔》山。 书的封面朴素而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图案,材质带着微妙的磨砂感, 书名用白色字体印刷在封面中央,简洁明了,毫无花哨。 旁边还摆着整摞整摞的《牛津词典》。 神奇的是,阅读《洛丽塔》的人们并没有聚集在书山前,而是在旁边一手抱书,一手抱词典,边查边看。 有的人烦了,或者抱不动了,便干脆两者一起买单。 夏目漱石和他的老师威廉亚历山大史密斯也在现场。 当然,两人是不需要词典的。 史密斯感慨:“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啊。陆爵士的用词已臻完美,让人感到无比华丽。只不过……” 他闷笑了一声, “一个罪犯的自述,越华丽反而越显得虚伪。” 夏目漱石深以为然地点头。 史密斯说:“这本书,你之前就看过吧?” 夏目漱石回答:“因为之前读过,所以再看时反而可以脱离情节。” 史密斯沉吟, “脱离情节吗?” 他说道:“既如此,那你就来聊一聊陆爵士在这部小说中的化用好了。就比如,你能不能读出来,《洛丽塔》在文本上有调侃卢梭《忏悔录》的意思。” 夏目漱石沉吟, “是有的。” 史密斯“嗯”了一声,说:“那你再举例。” 夏目漱石低声道:“我认为,亨伯特的初恋安娜贝尔来自于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 史密斯赞同, “继续。” 夏目漱石便接着回答:“还有,洛丽塔借口戏剧排练,实则私会奎尔蒂,这部分有《包法利夫人》的影子。” 史密斯非常满意, “很好。继续。” “啊这……” 夏目漱石懵了, “还有吗?” 史密斯说道:“可太多了!奎尔蒂和亨伯特的关系,似乎在挪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身者》,或者坡的《威廉威尔逊》。当然,歌德在自传中提到他在路上看见了自己的身影……” 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 渐渐地,有读者聚拢过来, “原来如此。” “所以说,陆爵士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 “难怪有些晦涩。” …… 史密斯环视了一圈,觉得在这里公开讲课并不合适。 他对夏目漱石使个眼色。 后者会意, 两人一齐挤出了人群。 走向柜台结账时,史密斯问道:“夏目,你对亨伯特和洛丽塔的关系是怎么看的?算爱情吗?” 夏目漱石沉吟, “应该算吧。” 即使是文豪,也逃不脱历史局限性, 毕竟,在这个年代,不要说东亚,就连欧洲都童妻盛行。 夏目漱石补充道:“当然,陆本人不是这个观点。” 史密斯好奇, “他是怎么说的?” 夏目漱石摇头, “他没说。但是,我拿类似的问题问他,他只是摇摇头,不表态。有这种反应,不难猜出他的真实想法。” 史密斯“嗯”了一声,附和道:“从陆爵士的字里行间,确实能隐约看出他的观点。” 说着,两人来到了柜台。 老板看看两人, “一起付?” 夏目漱石说:“我来。” 倚靠《我是猫》的畅销,他早已不是那个拮据的穷学生了,当然也有钱“社交”讨好教授了。 史密斯问:“老板,《洛丽塔》卖得好吗?” 老板说:“怎么可能不好?Lu可是金字招牌!还有啊……”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可笑的事情,哈哈大笑。 史密斯好奇, “怎么?” 老板说:“今天销量第二好的竟然是《牛津词典》,你们敢信?” 史密斯和夏目漱石对视, 一本好书,确实有宣扬某种语言的能量, 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欧洲各地的《牛津词典》都会卖得非常好。 史密斯看向窗外,思绪飘远。 一年半以前,是他引见了陆时和道尔见面, 没想到才这么短的时间,两人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作家了。 老板说:“话说回来,陆爵士好像开了一家博物馆,三天后开业。据说会展出《洛丽塔》的原稿,你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史密斯问:“老板也会去吗?” 老板耸耸肩, “有时间肯定去。那本《洛丽塔》我大概读了,明显有删减嘛~” 要看,还得是原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