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我们向来实事求是、虚心求教 (第2/4页)
r> “我这有《教育敕语》的稿件,你先看过,之后再翻译。” 陆时说:“不用。一共两百多字,我能背下来。” 菊池大麓:??? 彻底懵逼了。 陆时却并不在意对方的目光,问酒保要了铅笔和纸,直接开工, “翻译,首先要读懂原文。” 一边说着,一边开始默写。 ——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 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 …… —— 竟然真的一个字不差! 菊池大麓头都晕了。 旁边的夏目漱石却说道:“菊池总长,陆是绝顶天才,你质疑不了他。” 菊池大麓:“……” 老老实实闭嘴。 陆时说:“我认为,《教育敕语》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提纲挈领地阐明日本‘国体之精华’乃忠孝二字,国家道德之本就是教育之本。” 之后,陆时微微停顿, “这里其实还隐含了一层意思——教育,应以培养忠臣孝子为出发点。” 菊池大麓说:“原文没说。” 陆时笑了, “没说?为什么我觉得不只是说了,还说得尤其大声呢?” 他也不给对方反驳的机会,继续道:“第二部分,列举了十大德行。即孝、友、和、信、恭俭、博爱、学习、成德、公益世务、重宪遵法。” 菊池大麓和夏目漱石一齐点头, “这没什么好解释的。” 陆时说:“最有意思的是第三部分了。” 他在纸上写道: —— 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 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 —— 仍是原文, 一字不差。 菊池大麓眯起眼,没有说话。 陆时看他不敢吱声,心里“哼”了一声,说道:“这里说的,德育的结果仍归于造就‘义勇奉公’的‘忠良臣民’,以‘扶翼’天皇,我说的没错吧?” 菊池大麓撇开了视线。 陆时挑眉道:“事实上,这话暗含让人做盲目听从的工具之意。单凭这点,它就不配被称为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 这话能直击到痛处。 菊池大麓反驳:“陆爵士,说话要有根据。” 陆时摇头, “根据?菊池先生,你告诉我,这篇《教育敕语》一共才多长,有什么难翻译的?还不是因为里面隐含的那些思想,一般人已经无法做到妥善的润色了吗?” 他晃晃手里的纸, “你真以为,英国人不知道这玩意儿的风险有多大吗?” 《教育敕语》是明治天皇1890年10月颁发的关于国民精神和各级学校教育的诏书。 当时的背景是,教育理念分成两派: 一方,以伊藤博文为首,认为教育应当文明开化; 另一方,以元田永孚为首,鼓吹封建道德,灌输皇室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用以维护天皇制国体。 双方互相撕咬、搏斗, 最后的结果,元田永孚为首的复古派取得胜利, 他还将之称为是“儒学复古”的胜利。 菊池大麓凝视陆时, “陆爵士,《教育敕语》好歹有句话‘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这可比贵国要先进得多。” 这正是陆时要说的第四部分, 由《教育敕语》规定,上至天皇自己、下至黎民百姓,均要一体遵守, 这与大多数国家绝对专制君主制下皇帝自外于命令的情况有别。 简单来说, 日本天皇制定规则,自己也要遵守; 别国皇帝的规则,对自己无约束,只对臣民有效。 “啧……” 陆时咋舌道:“菊池先生,说出那种话,你自己信吗?你可别忘了,贵国还有一篇《军人敕谕》,上面也有类似的文字。贵国的天皇说到做到了吗?” 菊池大麓:“……”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陆时作为穿越者,十分清楚《教育敕语》是一株怎样的毒草, 到了昭和年间,它被绝对化、神圣化,并且强制学生背诵,学校还要兴建特别的奉安殿进行安置, 而且,在日本通过《国家总动员法》后,地位更是上了一层楼。 陆时说道:“亏你没想着翻译、润色《军人敕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