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我们向来实事求是、虚心求教 (第3/4页)
br> “呼~” 菊池大麓呼出一口浊气, “连《教育敕语》都骗不了英国人,更不用说《军人敕谕》了。” 感情这老哥自己也能意识到问题所在。 终究受过现代教育,还是懂最基本的孰是孰非的。 陆时撇撇嘴, “你看过《我是猫》吧?” 夏目漱石“啊?”了一声,嘀咕:“干嘛说到我?” 菊池大麓说:“那是一本很不错的闲杂读物。没有连贯的情节,只由一段一段自由散漫的闲聊组成,随便翻到哪一页,都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阅读。” 陆时问:“除了吾辈,的主角有什么特点?” 菊池大麓陷入沉思, 良久,他回答:“是五个知识分子。” 夏目漱石用“就知道会这样”的目光扫了眼陆时,说道: “我自己就是作家,深知自己的软弱。虽然有着发达的头脑和满腹的经纶,心里积聚了苦恼,却只能发发牢sao而已。无权无势,过着清贫的生活,自以为这是与世无争,保持清高个性的方式,却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受到了排挤,逐渐被边缘化的结果。” “啊这……” 菊池大麓尴尬, “夏目君,你真在说你自己吗?” 夏目漱石摇摇头, “没啊,我说的是中的主要人物,苦沙弥。” 菊池大麓:“……” 不知道为何,有一种被对方耍了的感觉。 其实,他觉得那些描述说的是自己。 他是伊藤博文文明开化派的一员,可随着《教育敕语》的颁布,又无力抗争,最后只能想那种可笑的“翻译”的方法自欺欺人。 玩一些文字游戏有用吗? 人家Lu的作品,《日本文明的天性》,已经把那些阴暗着的、隐藏着的,说得很清楚了。 根本藏不住! 陆时笑笑, “不知道我的翻译能不能让你们满意。” 用的是陈述语气。 菊池大麓有种被人完全看透,扒光了游街的感觉。 他苦笑了一声, “我满意又有什么用呢?” 陆时早知道会这样。 他说道:“信、达、雅,信排在第一,就是说,准确才是翻译的第一要务。我想,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当然,越是准确,越有可能不符合客户需求就是了。” 菊池大麓又被干沉默了, “……” 无言以对。 过了好一阵,他说:“陆爵士,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看待《教育敕语》的呢?” 陆时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说道:“我没记错的话,《教育敕语》的前身是《教学大旨》,对吧?” “这个……” 菊池大麓也有些说不准。 天皇侍讲元田永孚起草的《教学大旨》是在1879年完成的, 而那个时候,菊池大麓才从英国回日本第二年, 当时的他,还处于适应官场的阶段。 他说道:“那篇文章,在教育界颇有影响,具有全民性质,是非常重要的文献。”
这属于车轱辘话来回说。 陆时也不追究, 他眯起眼回忆着,缓缓背诵原文的一些片段, “教育之要,在于明仁义忠孝。” “徒以洋风是竞,恐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 “是故自今以往,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使人人崇尚诚实品行。” …… 菊池大麓有一丝迷茫。 旁边的夏目漱石却十分震惊, 他是文科生,对《教学大旨》印象颇深, 可是,即便如此,他仍不能像陆时那样做到信手拈来、说背就背。 陆时继续说道:“可见,在日本,很多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伊藤博文一派所对抗的力量,一点儿也不比任公所对抗的力量要弱。” 菊池大麓不知道任公是谁。 夏目漱石却很清楚, “陆,梁先生似乎也在日本。” 陆时点头, “是的。我会去拜访。” 看两人把话题扯远,菊池大麓赶紧道:“陆爵士,其实,日本宣扬传统儒教又没什么不好。毕竟中国已经……咳咳咳……” 他大概是察觉到自己说的话容易激怒对方,赶紧用咳嗽掩饰。 陆时不由得“哼”了一声, “所谓的宣扬儒教,难道是要在小学校内悬挂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的画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