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章 你就是我写作路上的导师! (第2/3页)
他对陆时眨眨眼, “看来,关小黑屋确实有助于创作。” 陆时打个寒颤, 心说, 这事儿可不能在欧洲传播开。 要不然,那些狂热粉丝,说不定真会七搞八搞,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关小黑屋。 他正想着这些,那边又结束了一局, 起哄声再起, “小丑牌在哪里?快洗到牌堆里面去!” “哈哈哈哈……” “学猪叫!再一次!再一次!” …… 欧·亨利的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 他一扬手, “不行!不来了!” 开始耍赖了。 古德曼嘀咕道:“输不起的人可不适合上牌桌。这位大师,八成烂赌。” 事实确实如他所说, 1902年,欧·亨利成为职业作家,创作了上百篇优秀的短篇,名利双收。 但同时,他也开始挥霍无度, 烂赌、酗酒…… 写作的劳累与生活的无节制使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损伤。 他最后的死因便是肝硬化。 外面的欧·亨利很不爽, “你们这帮小子,不会是联合起来搞我吧?我玩牌这么久,可从来没输得这么快过!” 现场为之一静, 随后,爆发出哄堂大笑。 有个学生吐槽道:“‘从来没输得这么快’?意思是,你总是输呗~” 其余人笑得更大声了。 欧·亨利这才察觉自己说错了话,拿起旁边的威士忌灌了一口,闷闷地不说话, 他上牌桌,输钱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被一帮学生如此耻笑,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有学生叹气道:“大师,我们确实没作弊。伱输得快,是因为你以前没玩过德扑,根本不懂策略。而且,如果不是你自报家门非要掺和进来,也不会有现在的麻烦啊。” 旁边人附和: “对啊!你的牌技,简直跟你写的一样幽默。” 又是一阵安静。 随后, “哈哈哈哈哈哈!” 又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笑声。 更多的包厢门被打开, 乘客们好奇地看去,很快便有人认出了欧·亨利。 因为他当下就住在纽约,接受过不少采访。 欧·亨利脸红, 也不知道是因为羞耻,还是因为饮酒, 他说道:“那是我的写作风格。你们是哪所学校的学生?”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哥伦比亚大学。” 语气带着傲然。 显然,他们为自己的母校感到光荣。 欧·亨利摆摆手,说:“你们不懂创作,才会说出那种话。我不怪你们。” 学生们听了,面面相觑。 终于有人忍不住道:“先生,我们虽然不是学文学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具备鉴赏能力。若论短篇,你比之爱伦·坡如何?比之契诃夫如何?比之莫泊桑如何?” “啧……” 陆时咋舌。 旁边的古德曼不解道:“陆爵士,怎么了?” 陆时说:“那帮学生举的例子,都不是一般人。坡是现代通俗两大派系——侦探和恐怖的开山祖师;至于莫泊桑和契科夫,还要我说嘛?” 古德曼好奇, “比你还厉害?” 陆时:“……” 直接被对方的话给干沉默了。 无声的回答也是回答, 古德曼尴尬地看向窗外,低声道:“今天怎么这么热呢~” 在现代有个说法: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巨匠。 但这个说法在美国都几乎无人提及, 所以很有可能是其他国家杜撰的。 退一步讲,即使单论美国文学,欧·亨利的地位也应该不及马克·吐温才是。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的开山鼻祖,将英语文学分成了审美和气质迥异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 他对美国文学的贡献类似于鲁……陆时对白话文的贡献。 另一边,欧·亨利正被围攻。 学生们各抒己见, “先生,你的创作,有讽刺、有批判吗?” “嗯,确实没有现实主义揭露与批判性质的作品。” “就算不说内核,只去研究创作,研究叙事学,那也该是亨利·詹姆斯更有看头。” “还有马克·吐温大师。” “欧·亨利先生,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最大的创新在哪儿?是那些结尾吗?” …… 欧·亨利这才发现,自己似乎是踢到钢板了, 眼前这帮学生能说起英籍美裔家亨利·詹姆斯,很有可能就是文学院出身。 而且,对方人多势众, 自己就算能解释,也是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