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 牛马,就是牛马! (第2/3页)
特斯拉:!!! “我怎么把这事忘了。” 陆时:“……” 感觉对方的眼神有些清澈的愚蠢, 他摆摆手, “算了,我们先上马车。” 另一边,古德曼立即挥手叫车。 三人坐进车厢。 天气非常热, 狭小的车厢像个蒸笼,配合颠簸的路面以及若有若无的马臊味,让人不得不将车窗帘完全挂起。 阳光刺进来,晃得人眼睛疼。 陆时眯起眼看外面的景色,随后转向特斯拉, “特斯拉先生,AAAS那边是怎么说的?他们支持《科学》加入影响因子的评判吗?” 特斯拉感慨, “陆教授,你真是聪明。我还什么都没说呢,你便能猜到我的来意。” 陆时笑, “众所周知,《科学》的出版方正是AAAS。” 特斯拉询问道:“陆教授,这影响因子到底是怎么算的?” 其实,陆时之前已经告诉过杰克伦敦了, 但对于没有正经上过大学、没有接触过顶级期刊的人来说,那种东西还是有点儿难理解, 况且杰克伦敦还是個文科生,更不懂那些,传回美国的电报自然语焉不详。 陆时道:“简单讲,影响因子越高,学术影响力越大。” 特斯拉挑眉, “影响力。” 陆时笑道:“你想到爱迪生先生了?确实,影响力大不代表质量高。” 他从衣服内兜摸出一张纸, 没想到,纸已经被汗水浸湿了,看不清上面的铅印文字。 古德曼赶紧打开行李,翻找笔记本, “陆爵士,手写吧。” 陆时接过纸笔, “假设,我们要计算《科学》1900年的影响因子。” 他在纸上写下公式: —— IF=A/B 其中, A=该期刊1898年至1899年所有文章在1900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B=该期刊1898年至1899年所有文章数。 —— 一目了然。 特斯拉好奇地看了眼陆时, “你真不是一般作家。” 他见过太多人,在阐述观点时絮絮叨叨,半天都说不明白, 那种感觉,就像是水文的作者。 而陆时截然不同, 明明不是理、工科出身,却善用数学语言,一个公式就把事情讲清楚了。 陆时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有那种感慨,打趣道:“那你应该看看《枪炮、病菌与钢铁》,那是跨学科专著,用到的公式可不少。” 特斯拉说:“有机会一定拜读!” 他又看向公式, 良久,他说:“陆教授,我认为影响因子存在弊端,其数值与期刊涉及的领域关系非常大。” 陆时说:“你讲讲看。” 特斯拉发现陆时的态度很轻松,便笑道:“看来,陆教授早就想到了。” 陆时摊手, “我想听听自然科学学者的观点。” 特斯拉想了想,说道:“那我也举个例子吧。陆教授,你是传媒大亨,一定听说过《金融时报》吧?” 陆时说:“当然。那是全球最具专业性的大报,几乎没有之一。” 特斯拉说道:“而《镜报》,则是下里巴人的小报。两者的销量对比如何?” 陆时点头, “我明白你的意思。”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自己的《金融时报》和《镜报》, 前者比如, 物理、基础数学…… 研究领域艰深,晦涩难懂,难免曲高和寡,从事的科研人员人数就会很少,影响因子必然高不起来; 后者比如, 生物、材料…… 领域相对浅显一些,实验重复得多,研究生普遍是教授的牛马,而牛马自然是越多越好,那么影响因子就容易高, 有些期刊,甚至读作“杂志”,写作“杂质”。 特斯拉耸耸肩, “陆教授,你刚才提到了《枪炮、病菌与钢铁》,它卖的应该远远不如《朝闻道》吧?” 陆时说:“都不是一个品类的,比较没意义。” 特斯拉重复:“对,就是这个意思,‘都不是一个品类的,比较没意义’。可是,《科学》和《自然》,两者都是综合类期刊,若为了提高影响因子,它们放弃理论,专攻应用学科,这个导向可不好。” 他像是陷入回忆, “当年,我在格拉茨理工大学学习。那时的期刊从未统计过引用率,但我估计,我们领域内的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变化曲线就像安第斯山脉,时起时伏。” 这其实是美化自己的说法, 特斯拉并未从格拉茨理工大学毕业。 当然,陆时不会拆穿,继续道: “为什么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