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1章 文化差异 (第2/3页)
报, 海报上已经溅上了泥点子。 注意到陆时的目光,摊主叹气, “唉……” 他摆了摆手, “说是讲堂会的新戏。这种事,那些作家怎么会懂呢?我觉得不会好看。” 陆时问:“你看报纸了吗?” 摊主回答:“报纸?每天不都那样?” 陆时说:“今天的报纸不同。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发表了《大佬》的观后感,认为那是一部革命性的新戏。而且,他还邀请剧团到华盛顿国家剧院演出。” 摊主露出不屑的表情, “鬼佬的总统喜欢,那我就更不会看了。” 陆时:??? “为什么?” 摊主说:“他觉得喜欢,说明《大佬》不真实啊。” 陆时听得吐血, 对方的回答实在有些让他始料不及。 摊主似乎不想再聊,岔开话题道:“行了,不说这个。让你老板赶紧吃吧。抢粉嘛~就得抢着热的吃才好。” 陆时从谏如流, “听你的。” 于是,令摊主惊讶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古德曼摸出手帕,帮陆时把筷子擦干净,再殷勤地递还给陆时。 陆时大口朵颐,吃得“啧啧”有声。 摊主懵逼, 心想, 现在的年轻人真特么牛。 他忍不住问:“你不给你老板吃吗?” 陆时打趣: “我这人很有原则的。老板敬酒我不喝,老板打牌我自摸,老板讲话我唠嗑,老板开门我上车。” “啊这……” 摊主看看陆时,又看看古德曼, “还能这样?” 陆时不由得哈哈大笑,不再逗对方了,说道:“其实,我才是老板。是我聘用的他,而不是他聘用的我。” 摊主听完,顿感世界观崩塌。 然而,接下来还有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 一架马车匆匆而过, 不多时,又绕了回来。 车窗帘拉开,波士顿安良堂的大佬司徒美堂探出头来, “陆教授?” 他看了眼摊主,视线最终还是落在陆时身上,笑着道:“我也喜欢这家肠粉。只不过,您的新戏就要开演了,还是先入场吧。至于肠粉,我让人帮你打包几份?” 摊主差点儿一屁股坐到地上, 听司徒美堂的意思,《大佬》竟然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所写? 这合理吗? 他无法接受! 摊主整个人都是懵的。 陆时将盘子放回去,对他眨眨眼, “你可以去看看那部新戏,说不定会意外地觉得不错呢?” 说完便转身离开。 只留摊主风中凌乱。 …… 华城剧院。 陆时和司徒美堂坐在第一排,静静等待着《大佬》的开场。 这座剧院很有华人特色, 原本是看戏曲的那种精致的小园子,场地中央摆八仙桌和椅子,戏迷们一边喝茶嗑瓜子,一遍看戏。 为了适应新戏剧,剧院新翻修过, 只是翻修得不彻底。 观众席分为多个层级,每个层级都装有华木质栏杆和雕花的座椅。 而作为核心区域的舞台上没有幕布,而是无比巨大的折叠屏风,上面绘制着山水、花鸟等元素。 司徒美堂说道:“说实话,我不喜欢看戏。” 陆时了然, 毕竟,那是“老爷们”的爱好。 他笑道:“《大佬》不一样。” 司徒美堂点点头, “那当然。能让总统写观后感的戏,必然非同凡响。” 这件事其实是老罗斯福自发做的。 美国人很擅长面子工程, 在现代,那位黑人总统就推荐过《三体》、《追风筝的人》这些作品, 前者的作家无需多言; 后者的作家则是美籍阿富汗裔。 而当时的美阿关系…… 推荐这些书,也是为了凸显美国文化的兼容并包,推销美国梦。 陆时说:“是总统先生捧场。我的作品……” 话音未落, 咚―― 响亮的鼓声响起。 “我信仰美国。” “是美国让我发了财。” …… 粤语一响。 戏剧开始了。 和哈佛的礼堂不同,没有幕布,而是由场工上台,推着屏风将之折叠起来。 华人观众们议论, “这戏也太离谱了吧?” “对啊!我头一次见角儿先出声,再开屏的。” “瞎胡闹!” …… 有人离场。 陆时有些无语, 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镜头感,仅仅因为场地变化就消失殆尽。 司徒美堂眉头皱起, 他站起身来,回头用视线扫过观众, 瞬间,原本躁动的现场变得安静下来,没人再敢离开。 陆时说道:“司徒先生,没必要的。” 这么说,是因为他对《大佬》充满了自信, 观众离场又如何? 他们必然后悔,将来还得再买票补上今天的遗憾。 司徒美堂说:“陆教授,您远来是客,我们要尽的礼数不能少。” 陆时便不再劝, “多谢。” 两人又将注意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