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学术圈的黑暗面 (第3/3页)
ntent2'> “分散性大,最后我……咳咳……那个学生自己对结果都不信。这样慢慢做下来,他从怀疑老板到怀疑科研,再到怀疑自己。担心是自己能力不足,而不是因为设备不行。” 说着,伦琴又喝了一口酒。 普朗克拍拍他的肩, “我懂你。” 伦琴摇头, “可别。这又不是我的故事,你有什么好懂我的?” “嗯。” 普朗克严肃点头, “我懂你。” 伦琴一阵无语, 心说, 自己刚才给故事施加的各种伪装算是彻底失败了。 他问普朗克:“普朗克教授,看样子,你也有故事要讲咯~” 普朗克没想到火会烧到自己身上,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 “那……我也分享一个某尼黑大学的故事?” 伦琴郁闷, “你非得讲慕尼黑大学吗?” 从1900年开始,伦琴就在担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 他说道:“要不,我回避一下?” 普朗克说:“回避什么?我说的是某尼黑大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 伦琴一阵无语, “那我一会儿再讲个某林大学的。” 普朗克就是柏林大学的。 现场的氛围一下子就变了,从诉苦大会变成了互相揭老底。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圈子里的事,根本就藏不住。 一众教授开始沉思,准备弹药。 普朗克继续道:“当时,某学生在某尼黑大学接触到了一个给企业做的项目。” 听他的意思,这个项目类似横向课题, 此类课题一般是企业的委托课题,包括科学研究类、技术攻关类、决策论证类、设计策划类、软件开发类等。 陆时好奇, “签合同了吗?” 普朗克说:“能不签吗?6年的合同,却让人在3年内做完。” “Shiit!” 开尔文暗骂一句:“真不是东西。” 普朗克点头, “确实,真不是东西!学生完全搞不懂,项目当时是怎么申请下来的。” 伦琴笑道:“真搞不懂吗?” 只能说,懂的都懂。 普朗克继续道:“总之,项目里涉及到大量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学生累死累活地做了能做的,随后找到老板,说明有些确实是搞不定。谁能想到,老板认为无所谓,他们没做,别人做了就行。” 这话说得很含蓄, 但在场的都是有生活经验的人,明白老板的意思, 简单来讲,就是抄别人成果。 伦琴说:“结题了吧?” 普朗克点头, “当然结题了!没结题的话,他早就下台了,怎么可能接着在你手底下的研究所混吃混喝?” 伦琴捏着下巴琢磨, “啧……我知道是谁了。” 陆时看得想笑, 感觉某位教授可能会因为今天的吹牛扯皮丢掉工作。 他拿出了笔记本,开始记录刚才听到的事,想着或许是不错的题材,可以在《镜报》的访谈版找教授们沟通,让民众也能了解神秘的学术圈。 但其他人对他记笔记的行为会错了意, 开尔文道:“陆,你又要写作吗?和上次的《朝闻道》一样?” 去年,陆时就是看开尔文、爱因斯坦、普朗克讨论,才决定写《朝闻道》的, 所以这次的行为难免引人误会。 众人瞬间聚了过来, “陆教授,你要写?又或者是戏剧?我能客串吗?” “对对!我也要客串!我可以给你讲巴黎……某黎大学的事,我知道很多!” “那我更可以讲了!英国佬这种事多得离谱。” “你说的对,‘大英在不当人这方面,向来是不当人的’。” …… 他们都表现得极为热情。 陆时有些懵, “为什么你们觉得我要写或者戏剧啊?” 伦琴说:“陆教授,你最擅长的便是讽刺了,而学术圈的这些事,非常适合作为讽刺的对象。” 萧伯纳也附和:“我也觉得。” 陆时:??? “老萧,你刚才还说,‘伦敦政经是文科、商科院校,这种事比较少’,怎么现在又忽然知道学术圈的黑暗面了呢?” 萧伯纳说:“我又不是没耳朵。刚才听得一清二楚了嘛~” 伦琴顺着话题说:“而且,推广《全球高校排名》和影响因子固然利大于弊,但看到弊端存在,陆教授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肯定想将那些黑暗暴露在阳光下。” 众人齐齐点头, “没错!陆教授是个富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我们才觉得你会写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