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丹青妙手;贫道呼得风来! (第2/3页)
不少人都在传那乔二公子中邪了。” “保不齐哪天正常了,就作不了画,小道长要是求画的话,小可这里有几幅,价格绝对公道,保证令小道长满意。” 话到最后,那人忽得口风一改,有些狡黠对韩湘子言道。 到了此时,韩湘子才明白敢情此人先前如此热情,原来深意在这里。 “贫道不是来求画的。” 对此,韩湘子自然是拒绝了。 话落,那人脸色一僵。 韩湘子不理会他,直接迈开步子,往城西走去。 此人见状,还想赶上去,拦住韩湘子。 先前与他废了这么多的口舌,不能就这样算了。 然而,他刚想跟上去,却转头见发现街上早已没了他的人影。 …… 黛州,乔家。 今日乔家门前,依旧是人满为患。 不少人慕名而来,来找乔二公子求画。 其中,诚意可不小,大以金钱银两为换。 也有一些同道中人,想来此观摩乔阊画技。 对此,乔家门前的仆从早就奉了老爷夫人之命,一概不得放人进来。 除非来的是怠慢不得的贵人稀客,才能进去。 …… 乔家后堂,一间画斋里,正有一位身着衫的年轻公子,凝神画着一幅山水之画。 他样貌端正,眉目分明,手指修长白皙。 此人便是乔家二公子乔阊。 细观些,那画上有青山白瀑,小桥人家,柴扉草庐。 待一笔画完,这竟是一幅难得的写景山舍之貌。 笔法练达流畅,线条弹性十足。 设色匀净清丽,意境安宁惬远。 拿出去,可引得万人称赞。 待画完之后,那乔阊就走出了画斋。 他本想去那沁芳亭看看,可路过厅堂时,乔母却把他叫住了。 这乔母看上去有五十多岁,但因保养得当,发上倒没有什么白丝。 脸上皱纹也少,依稀可以从轮廓看出,乔母年轻时是个美人。 那乔母含住瞧出后,便叮嘱道: “阊儿,这些时日你整天埋头作画,夜里还临摹书帖,模样都清瘦了。” “听为娘的话,明日你就与乔朗出去散散心。” “那南矶山上的桃花开了,溪涧的鱼儿也正肥。” 乔,是乔阊的伴读书童,比他小两岁,自幼与他一起长大。 “娘,亭子里的花草有段时间没照料了,等孩儿这段时日忙完了便去。” 乔阊回道。 说完,便自顾自的走开了。 瞧见这一幕,乔母叹了口气,喃喃道: “真是愈发不像了。” “乔,你觉得呢?” 她回头对着那乔问道。 这些时日,乔阊的变化,乔母是看在眼里的。 以前乔阊虽说不务正业,但在孝敬父母这一块儿是无可挑剔的。 待人接物,也是让人津津乐道。 可自从上次病倒后,再度醒来时,一切都变了。 乔母说不上来是哪里变了,但她有这个直觉。 “夫人,恕在下多嘴,自从二少奶奶失踪后,二少爷每日无精打采的,之后便是一病不起。” “好不容易病好了,却大变了模样,眼下府上都在传二少爷可能中邪了?” 乔硬着头皮答道。 往日里,他与乔阊感情不错。 沁芳亭大部分的花草,还是他与乔阊一起种的。 眼下也不怎地,乔阊压根不让他去沁芳亭,甚至十天半个月不会与他说话。 对待他,宛若跟陌生人样。 不止是乔,乔阊对乔父与乔母同样如此。 “可鸡足寺的几位高僧看过了,阊儿没什么异样。” 乔母不解道。 “夫人,话虽如此,可二少爷却在渐渐疏远我们。” 乔无奈说出了实情。 “难道那几位高僧道行不够,看不出阊儿的症结来?”乔母想到了某种可能,暗忖道。 随即,她对乔吩咐道: “乔,这几日,多在城中逛逛,找人打听有没有奇人异事?” “放心吧,夫人。” 乔赶忙答应下来。 乔家对他恩情不小,况且他与乔阊自幼一起长大,早已把后者当作兄长。 眼下不可能置身事外。 …… 韩湘子来到乔家府邸外。 见乔家门庭若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