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六章 长路漫漫(下) (第3/3页)
/br> 但是有不得已,领导顶不住,接下来就是塌天的祸事了。 你昨晚说的事,我大致汇报了一下,领导也很重视。 这两天要听一下,下面厂企单位的反馈。 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怎么解决,还是需要斟酌一下的。 直接突破票证与供给,微量还好说,数量多了,也怕冲击到现行的计划。 你也清楚上行下效的道理,许多事的口子,也不是那么好开的……” 谈及李胜利的去库存,杜老爹这边也有些挠头。 不是说问题不大,而是问题很多,滞销跟库存也很多。 下面的反馈虽说还没上来,但办公室那边查了一下历年的报告。 许多年不动的一些数字,摆明了就是库存跟积压,求证之后,下面虽说不是这么个说法,但数字摆在面前,也是不容抵赖的。 “爸,不提厂企单位、不提部队。 武装部的仓库里,就有相当部分库存且无用的物资。 与其任由物资压在仓库里发霉,不如放出一部分试试看。” 下面的库存,李胜利虽说不清楚,但他有经验,这些事也是无需求证的,本就客观存在。 亩产百多斤,现在听来跟笑话差不多,但也确实存在。 去掉种子、肥料、人力,百多斤的亩产,也不知一年忙活下来,剩的是什么。 土地养活不了人,在这个时候,在许多地方,已经是可以确认的客观实际了。 这跟积极性没多大关系,是化肥跟水利、地力的问题。 开荒虽说可以解决一点问题,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些话,李胜利也不好跟杜老爹细说,说了也是解决不了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跟投入。 现在时间倒是有的是,但投入却是不多的,除了人力,地方上也真是无钱可投,这种情况且得等着呢! “嗯? 预备役系统? 你说的是之前战争缴获跟退役的被服军装之类吧? 这算是单独的系统,倒是可以一试。 只是这类物资,是不是也要有个去库存的标准啊?” 对各地武装部的仓库,杜老爹倒不是一无所知的。 因为之前他也是部队的人,而且算是武装部的半正管,仓库里的物资种类,杜老爹这边还是有些印象的。 跟之前说的差不多,口子是不敢轻易自上而下来开的。 下面可以开这样的口子,但办公室这边要开,真的需要深思熟虑。 一旦计划上有缺失,开的就不是口子了,而是溃坝。 “按时间来划分好了。 实在不成,可以单指一地尝试一下。 谢伯伯那边临近冀省,可以就近尝试一下的。” 杜老爹或是办公室的为难之处在哪,李胜利也差不多清楚,无非是怕走样罢了。 但这问题也是实际存在的,空xue来风必有原因,差不多就是道理了。 “嗯? 老谢? 你倒是会变通。 这么说来,就可以一试了,只是办事的人,可能风险就比较高了。 毕竟我们不会公开支持的……” 李胜利提及老谢那边,杜老爹也就清楚是个什么意思了。 无非办公室这边给老谢打个招呼,事情做的好,就算是试点成功,可以尝试开个口子。 如果事情做的不好,就是下面人倒卖军资了,后果自然会很严重。 这些情况,这类事情,肆清之中,也发现了不少,也处理过不少人,但就是禁止不绝。 问题在哪,杜老爹就很清楚了,因为他不在城里的时候,办的多半都是这类人。 包括各厂企单位的库存、积压货物,也一样存在这样的情况。 这事想要做成,并且做好,就算是长路漫漫了。 自家贤婿的尝试,杜老爹也算看的清楚,私心大过公义,也不用去仔细查看。 但李胜利说的也不错,这类尝试,还是尽早不尽晚的,等到盖棺定论了,好多事就成了成例,以后想改,阻力可就很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