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东坡遇琴cao红颜知己一段情 (第2/2页)
:画角声断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非斜阳也。 倅因戏之曰:尔可改韵否?琴cao即改阳字韵,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殇(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茫茫(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低墙(孤村)。 魂伤(销魂)。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狂(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昏黄(黄昏)。 东坡闻而称赏之。 之后,因东坡游西湖,戏琴cao曰:我作长老,你来试问吧? 于是,琴cao云:何谓湖中景? 东坡曰: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琴cao又云:何谓景中人? 东坡曰:裙拖六幅潇湘水,鬓亸巫山一段云。 琴cao又云:何谓人中意? 东坡曰:惜他杨学士,憋杀鲍参军。(意思是琴cao的才华令这两个人都为之失色。) 琴cao再云:如此究竟如何? 东坡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琴cao遂彻悟,即削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长伴孑影。 琴cao真的彻悟了吗?这个可怜的女子,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香消玉殒。如果琴cao真的看破红尘,又何以如此短命。 相传,东坡得知琴cao圆寂以后,面壁而泣,惭愧不已。有人说,东坡将琴cao从牢笼里救出来,又给了她更坚固的牢笼。这个牢笼叫作“爱情”。琴cao身为歌妓时,犹能拥有一个鲜活的人生,但爱情的牢笼却无处不在,最终把她挤压得粉碎,风化成齑粉。
琴cao出家后,苏东坡、黄庭坚、佛印曾多次来玲珑山探望她,一起品茶煮酒,吟诗作对,也曾劝她回杭州,无奈琴cao心意以绝,东坡只好借酒消愁,醉卧在玲珑山上,留下了许多遗迹和动人的故事。 琴cao的轶事甚多,包括与苏东坡交往的种种趣闻,她受到苏东坡的赏识,引为红颜知己。一天,两只游船相撞,十六岁的琴cao与已到知命之年的苏东坡相遇。当时苏东坡是杭州知府,琴cao是名噪一时的歌妓,后来她虽已被东坡赎身,但受到世俗和伦理的束缚,两个有情人终不能结为连理。琴cao曾为东坡抚琴一首,被东坡的好友佛印称为百年难得一闻。 民国时,郁达夫、林语堂和潘光旦还曾来玲珑山拜谒过琴cao墓,见琴cao如此的声名远扬,但翻遍八卷《临安县志》却不见有关琴cao的记载。气愤的郁达夫作诗叹道:“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cao一段情”。 东坡生性率真,平时饮食衣服皆草草,到了杭州更是如此。 夏季,他喜欢到祥符寺琴僧惟贤房间休憩,到了之后则脱巾褫衣,露两股于榻上,令一虞候(虞候在宋代是一种军事官职,其职责包括军中警戒、巡查安全等行政事务)搔之,起视其岸巾,止用一麻绳约发尔。 虽然东坡先生的生活细节不太讲究,但是每逢作文援引或有赋咏及著撰所用故实,虽目前烂熟事,必令从学于自己的秦觏与叔党诸人检视而后出。 隐居于杭州西湖的林逋,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结庐杭州西湖的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隐居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世称“林和靖”。 林逋携鹤长为诗,其语孤峭浃澹,自写胸意,多奇句,而未尝存稿。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又酷爱梅花、仙鹤,故有“梅妻鹤子”的典故。 东坡先生因慕其“清节映世,闲淡浑远”的品格,又因当时钱塘有座水仙王庙,林和靖的祠堂正好距之不远,遂移林和靖的神像配食水仙王。 东坡离任前,范仲淹的后人中有一位宣德郎曾赠给他五两黄金、一百五十两白银作为盘缠,此人在东坡离开黄州时,就曾经馈赠过钱财,那时的东坡已近乎乞丐尚且不收,何况今天。东坡先生索性将这些钱财运到杭州后,当做此宣德郎的意思,施舍给了自己在黄州创办的病坊。 临别杭州之时,东坡先生将与自己一同进身退处,历经惊险与安泰,但从无忽燥忽湿的一方龙石砚留给了道潜(参寥)。东坡还与道潜开玩笑说,此砚也要跟随参寥子一同出家,将要去过寂寞的生活了。 东坡在杭期间,曾吟咏过白云峰所产的白云茶,还在寿圣寺亲植海棠一株,给招贤寺的尉迟贡井、梅泉书过匾额。煮茶下竺,题诗水月寺。还流传东坡先生在西湖边修建过一座水明楼,带着王朝云一起前往游览。等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