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拜师先拜师娘 (第3/3页)
觉得自己对枪械有了许多更深的认识。
伍德拉开一个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盒子,递到我的面前。 “你第一次到我家,我送给你一些礼物。” 打开沉甸甸的盒子,我发现居然是50颗子弹,我很想收下这些子弹,毕竟这次进城就是为了子弹来的,但最终还是拒绝了。 父亲教导我“无功不受禄”。 伍德拉过椅子,拉着我坐了下来,满脸欣赏的看着我,我知道,伍德的重点来了。 “再过些日子,我受命带澳新军团去欧洲,你有没有兴趣参军?远征军需要你这样的神枪手,加里玻利半岛将是你释放自己射击天赋的舞台。我很看好你,你很有幽灵射手的天赋。” “伍德先生,谢谢您的好意,我不想去参军打仗,安妮不会同意的,父亲常说父母在,不远游,我不知道什么意思,想必是不希望我走得太远吧。” “先别急着拒绝,如果你能够走上战场,你的天赋将让你成为战场上的幽灵,你将获得许多荣誉,同时也会带给你许多的收入。在今天,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的。” “伍德先生,我父亲生活在古老的中国,他崇尚知足常乐四个字,父亲经营一处菜园,已经可以让我们一家人获得温饱。” “现在国家需要优秀的士兵,作为年轻人你需要有保家卫国的意识的,中国有句话不是叫‘尽忠报国’吗。” 我有些好笑,“伍德先生,你带领的士兵不是在澳洲保卫领土,而是去遥远的欧罗巴,这可不是保家卫国。我爱家,却对国没什么感情,父亲也曾经为国尽忠,但最终却流落异国。不过,中国有一位叫孙兴的领袖,他倡导民族、民权和民生,呼唤每一个中国人用武装斗争推翻皇帝。父亲一直想变卖家产回归祖国,所以如果说为国征战,我也是要为中国出征,而不是澳洲。” 伍德一脸无奈,“我见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样,一提到中国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我少年时曾到美国游学,机缘巧合去拜会了马克吐温先生,在那里见到一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我当时觉得他们穿着打扮极是特异。” “您说得这种打扮,我印象中父亲来澳洲之前也是如此。他们肯定是中国人。” 伍德点了点,“当时老师告诉我,他们是中国来的小留学生。这些同龄人行为举止很是得体,居然和马克吐温先生讨论文学名著,侃侃而谈,妙语连珠。” “吐温先生会细心聆听,时而会心微笑,时而抚掌以示鼓励。” “我们一起在庭院中玩耍的时候,我曾问这一个姓詹的同学,中国现在很落后,你们是要来美国生活吗,你猜那个孩子怎么说?” 我摇一摇头,“我猜不到,但我能肯定,这个孩子绝对不会在美国生活下去的。” 伍德愣愣地看着我:“沈,你虽然是中英混血,但骨子里更像个中国人,中国人的思维实在让人想不懂。确实如此,那个詹姓小朋友摇了摇头,告诉我,不是为自己找出路,而是为中国找出路。” “我听完极为不解,你知道当时澳洲还是不是一个国家,我虽然在澳洲长大,但父亲却是以英国人自居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被打败,所有的英国人都很兴奋,直到今天,中国政府还是无力保护自己的国民的。” “我实在想不明白,一个连自己的国民都无法保护的国度为什么能让你们如此留恋?希望有一天你能给我答案。” 我点了点头,“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走一走,因为在澳洲长大的我也有同样的疑问。” 伍德叹了口气,表示遗憾。忽然电话铃响了起来,伍德接起电话,听到声音竟是打了一个立正,然后面色庄重的听着,最后说:“马上就到。” 说完挂掉了电话,伍德面带歉意的说:“不好意思,沈,我接到上级通知,需要立刻参加一个会议,军人就是这样,接到通知哪怕你正撒着尿也需要立刻提起裤子执行任务。今天你就睡我家吧。明天如果没有事情我们一起去打猎。” 伍德说完便匆匆地走了。 别墅里只有我一个人,顿时感觉空荡荡地。 不知道伍德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也有些无聊打算洗洗睡觉了,我将衣裳一件件脱了下来,挂在浴室对面的墙壁上,然后推开浴室的门。 我在浴缸里放满了水,舒舒服服躺在浴缸里,这比荒原的溪水要暖和许多,关键还有肥皂可以用,不多时,整个浴缸里漂起了厚厚的一层肥皂泡。 这时开门的声音传过来,我以为是伍德先生回来了,但很快意识到不对,因为我听到的高跟靯踩在地板上的声音。 我想起,伍德先生说过她有一个女儿。该不是他的女儿回来了吧,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我的衣服还挂浴室门外的墙壁上,倘若光屁股出去,有多少张嘴也解释不清,最好她进门就一头扎进房间睡觉,我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遛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