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_生活篇 第十三章 成长与发展--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活篇 第十三章 成长与发展--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 (第2/7页)

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以保证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

    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不完善,兴奋特别容易扩散,故婴儿易激动。

    出生后两周左右,随着脑的不断发育,新生儿出现明显的条件反射。

    出生两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婴儿就露出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婴儿就会哭闹。

    因此,这一时期父母应经常和婴儿交流,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提供适当的玩具和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

    出生4个月后,婴儿就开始能够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并会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兴奋地咿呀起来;5~6个月婴儿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起,婴儿逐渐能够将某些词的声音与相应的实物或动作联系起来;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模仿成人说话,词开始成为信号。

    所以,这个时期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地给予儿童语言刺激,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

    婴儿妈妈如何避免误区?

    不要对婴儿忽冷忽热。

    忽冷忽热的妈妈,往往在婴儿不断哭闹的情况下才给予食物和呵护,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于是婴儿害怕被遗弃,总是想努力哭闹,以吸引妈妈的注意,逐渐形成了依恋心理。

    依恋儿成年结婚后,强烈的依恋倾向便会倾泻到配偶身上:占有欲极强,要求配偶时时刻刻关注自己,无休止地需要亲密;对配偶爱恨并存、怨气冲天;总在埋怨对方辜负了自己的爱,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迫使对方关心自己;他们嫉妒、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就是不信任;不能忍受被忽视,害怕被遗弃。

    这样的夫妻生活不会幸福。

    不要对婴儿持续冷漠。

    如果不幸降生到冷漠妈妈身边,婴儿对享受妈妈呵护的渴望就会变成失望和痛苦,逐渐形成了回避亲密接触的自我保护方式。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什么吃什么,没有更多要求,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

    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妈妈或许还会为孩子早早表现出的“独立性”而骄傲呢。

    可是,当孩子长大成人,这种“独立性”便会发展成孤独型人格。

    他们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面无表情、性格冷漠甚至冷酷,没有情趣。

    恋爱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表现出一些热情,但是亲密关系确立后,因为恐惧亲近,他们又会冷漠和退缩。

    他们较少物质需要,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很成功,可是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始终挥之不去。

    婴儿的动作有什么发展规律?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为: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例如,手指的抓握动作已经能从一把抓发展到能用两个手指来捏事物等。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同时具有三种原则:

    (1)头尾原则,就是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就是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就是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动作发展。

    婴儿的感知觉发展有什么特点?

    人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和空间知觉。

    视觉的发展特点:具备了一定的视觉技能,如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和对光的觉察等。

    例如,出生12-48小时的新生儿有3/4可以追视移动的红环。

    听觉的发展特点:婴儿从外部环境间获取信息,并开始适应环境,包括听觉辨别能力、对语音和音乐的感知力和视听协调能力等。

    例如,婴儿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比如能以面部表情对酸甜苦辣做出反应;表现对母亲气味的偏爱以及有痛觉反应,对水温的感觉等。

    空间知觉发展的特点:婴儿期开始对形状、深度、方位都有知觉。

    例如,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到8岁能以他人或物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婴儿的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

    依照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在感知运动阶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