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此词一出,余词尽废。(求订阅。) (第2/3页)
典。 而后面江宁所讲的词,已经不能用经典来形容。 正如目前老李正在看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首词,当真是看得老李泪流满面。 特别是那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直看得老李全身都要颤抖起来。 与苏轼一样。 老李的妻子也在很年轻的时候去世了。 到现在。 已经有30多年。 30多年。 或许妻子在老李心里,还是原来那般模样。 可此时的钱穆,早已经如苏轼所说的一样,尘满面,鬓如霜。 如今这模样。 这要是真的与妻子在梦里相见。 恐怕妻子也不认得自己了吧。 所以。 最后只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苏轼。” 擦了擦眼睛。 老李继续看下去。 直到。 当一首《水调歌头》出现之后。 老李看了一眼已经花了好几天所写的宋词理论研究的文章,他却是来了一个一键删除。 是的。 宋代里面加入一个词人。 这对于宋代来说,影响并不大。 哪怕就是加上一个很知我的词人,对于宋词来说,影响也不大。 可是。 如果加上苏轼。 那么宋词就不是原来的宋词了。 正如这一首看得钱穆内心想跪的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只此一首。 老李却是明白。 以前所有看过的中秋词,都不需要再看了。 …… “秦主任,秦主任,我们西湖又火了。” “啥。” “秦主任,今天一大早,西湖就涌来了20万的游客。” “我的天……这是上头在做什么活动,还是有什么宣传?” “没有。” “那这是因为什么?” “江宁老师又讲苏轼了。” “苏轼与我们西湖有什么关系?难道,那首诗的力度这么恐怖,又来了一波。” “不只是那一首诗,那是因为……秦主任,您还是看看昨天江宁老师所讲的第三讲苏轼吧。” 西湖火与不火,原本是与苏轼没有直接关系的。 虽然前一段时间。 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确实让西湖火了一把。 但这个火了一把,他也不可能又来一波爆发。 而且这一首诗,已经提升了西湖游客的基数。 最近西湖时期的人流量,每天最少也是10万人打底。 可没想到。 现在10万人竟然涨到了20万。 尽管秦悦有一些不太明白。 但看了江宁所讲苏轼第三讲之后,他却是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这个苏轼,还真是恐怖啊。” 虽然江宁所讲第三讲的苏轼,他与西湖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可是之前苏轼在西湖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却是让苏轼与西湖结下了不结之缘。 于是。 这就造成着。 苏轼越火,西湖也就越火。 而当苏轼第三讲写出的《江城子》以及《水调歌头》出现之后,更是让众人第一时间打了鸡血,前往了西湖。 是的。 只要西湖与苏轼结合到了一起。 以后一众游客一想到苏轼,他们就同样会想到西湖。 “对了,好像苏轼来过杭州做过官。” “通知下去,全方面查找有关苏轼的地方志,全力研究苏轼。” 秦悦是一个格局很大的人。 当江宁第三讲苏轼之后,秦悦便感叹苏轼的恐怖影响力。 但他却更为的知道。 苏轼是一个极大的文学财富。 他不仅仅只限于西湖。 目光放远一些,比如,放到杭州。 那么。 如果这个时候让苏轼与杭州结合在一起,他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事实上。 与秦悦同样有眼光的,还有杭州不少文化部门负责人。 虽然之前他们并没有怎么太过于关注苏轼。 虽然他们也知道。 苏轼确实在他们杭州做过官。 可千百年来,在杭州任职过的官员太多了,大家哪里能够一个一个都记得。 再说,他在此前又不知名,你能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