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248章:一个地名,一首诗。(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一个地名,一首诗。(求订阅) (第2/3页)

黄河入海流。”

    第三句:“欲穷千里目。”

    最后一句则是:“更上一层楼。”

    这首五言诗很简单,江宁一口气直接就写完了。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

    一边的小朋友则是拍着巴掌:“叔叔,这首诗太好了,我都能背出来。”

    江宁点头:“那小朋友,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知道。”

    小朋友虽然只有七八岁,但对于诗的理解能力还是不错的,他说道:“这首诗告诉我们,如果想看得更远,那就得站着更高。”

    “对。”

    江宁捏了捏小朋友的小脸蛋,然后说道:“诺,这首诗送给你,希望你学习更上一层楼。”

    “谢谢叔叔。”

    火车上发生的这一幕。

    早已经让直播间哄动了起来。

    “妈啊,这诗牛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得真好。”

    “是的,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却写得无比的有诗意。”

    “我想说,鹳雀楼那边的,还不赶紧打钱。”

    还要说吗?

    就凭这一首诗,鹳雀楼就得火。

    “对,鹳雀楼的朋友,今天你这是赚大了。”

    “那是,黄鹤楼那边据说给江宁老师1个亿,你现在给多少,说吧。”

    直播间,数十个嘉年华不断的出现。

    跟着进入直播间看热闹的朋友,也不断的伸出大拇指。

    这样的推广简直牛逼的很啊。

    正如现在。

    哪怕江宁没有去鹳雀楼,但鹳雀楼却因为江宁这一首《登鹳雀楼》而火爆。

    与之同时。

    这一首《登鹳雀楼》,也将成为众多唐诗里面无比经典的一首。

    “哈哈,原本鹳雀楼虽说是四大名楼之一,但其实有争议。”

    “为啥有争议?”

    “因为第四大名楼,有的认为是蓬莱阁。”

    “噢噢。那现在,估计是鹳雀楼了。”

    “那绝对的是。”

    有这一首诗坐镇,那必需的是第四大名楼了。

    众人又是在直播间里一翻热聊。

    ……

    “江宁老师,您这是金牌导游主播啊。”

    “呃,导游我只是业余的。”

    “还说业余。您看,您又带火了一个景点,鹳雀楼。”

    “那只能说是意外。”

    “要不,您帮我们家乡也宣传宣传?”

    “有嘉年华吗?”

    “噗嗤……”

    众人泪流满面。

    一众网友被江宁这幅财迷的样子给逗乐了:“江宁老师,不能这样财迷吧。”

    “那我也不能白打工是吧,别人都给我一个亿呢。”

    “是是是,江宁老师,您这一说,我们只能服了。OK,打赏必需得有。只要您推广得好,哪怕我们不是那位兄弟所在地区的,我们也跟着打赏。”

    “真的?”

    “必需的。”

    “那好。”

    江宁点头:“这位兄弟,你是哪里的?”

    “我是九江的,就是武汉黄鹤楼对面的那个九江。”

    “噢,九江是个好地方啊。”

    江宁点头,想了想说道:“唐朝有一位叫白居易的诗人大家知道吧。”

    “白居易不是渣男吗?”

    “呃……”

    “渣男也写诗?”

    “人家写得诗可多了。”

    江宁笑道:“比如,在九江,他就写了一首琵琶行。不过,琵琶行太长,我就不跟大家分享完整版了。我跟大家分享琵琶行里写到九江的一部分。”

    一边说,江宁一边写:“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九江古称浔阳。

    当时写这一首诗的背景。

    是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客。

    但当时被贬在外的白居易,面对着浔阳江头,却是感觉一片萧瑟。

    “好,写得好。”

    虽然江宁并没有完整的将这一首诗的全部写出。

    但白居易。

    在前世,他在世时的地位,可是比之李白还牛逼,甚至还被官方定义为诗仙。

    所以。

    哪怕这一句单独拿出来的诗句,亦是让人感觉到这一首诗里的美感。

    “妈啊,江宁老师,您这绝了。”

    “浔阳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