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248章:一个地名,一首诗。(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一个地名,一首诗。(求订阅) (第3/3页)

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写得好,啥时候能欣赏到完整版啊。”

    “完整版肯定会讲的,大家别急。”

    这是在火车上。

    所以。

    江宁也没有准备细讲。

    但虽然江宁并没有细讲,可众人这会儿却是被江宁调起了极大的兴趣。

    一时之间,众人亦是纷纷打赏。

    “江宁老师,我是赣省赣州的,能分享一首有关于赣州的诗句吗?”

    这时。

    在那位九江朋友之后,一位来自赣州的朋友,却是给江宁打赏了一个嘉年华,问道:“江宁老师,我只是普通人,不是什么赣州官方人士。但虽然如此,我仍是无比的热爱我所在的城市赣州。但可惜,赣州地处偏远,交通也不是特别方便,好像也没有什么诗人,名人在我们那里。”

    面对着这一位朋友,江宁想了想,便说道:“这位来自赣州的朋友,其实相比之其他的地方,赣州一点也不差。赣州与九江一样,属于赣省。同时,赣州的赣也是赣省的赣,可以说,赣州是赣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赣州也是赣省最大的一个地级市。这里物产丰厚,人文并不荒芜。”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说一个历史人物,比如王阳明。王阳明虽然是浙江人,但是,他的心学,大部分是在贵州以及赣州实现的。同时,赣州的郁孤台,辛弃疾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并且写下了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要说其他的历史人物,或许大家还有一些陌生。

    但要说辛弃疾。

    此前江宁可是重点讲过辛弃疾。

    这一说辛弃疾,哪怕不是赣州的朋友,这时亦是无比认真的听着。

    “大家都知道,辛弃疾是归正人,他虽然能文能武,并且回到大宋之后还数次立了大功。可是朝廷并不是很相信他。甚至,还有不少人说他闲话。”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相比之辛弃疾的其他词作,这首诗更为不知名一些。

    但这一首诗,同样是辛弃疾的爱国作品。

    这里的郁孤台,也就是赣州的郁孤台。

    当时的辛弃疾在赣省任职,途经赣江时所写。

    “牛逼。”

    “我想,郁孤台官方必需下场打赏了。”

    “之前我都不知道赣州,更不知道郁孤台,但因为这一首诗,我打算什么时候去郁孤台看看。”

    其他不是赣州地区的网友,一时也是纷纷打赏。

    虽然他们没有去过赣州。

    但因为这一首辛弃疾的作品,他们却是对于赣州变得极为感兴趣了。

    ……

    “各位领导,大家赶紧打开快抖。”

    “说什么话呢,现在是上班时间。”

    “我知道,但……江宁老师今天直播了。”

    “他去哪直播了?”

    “他说去西安。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到西安,他还在火车上。”

    “那我们还看什么?”

    “各位领导,虽然江宁老师暂时还没有到西安。可是,他在火车上……哎呀,总之,大家上快抖看一看就知道了。我敢保证,只要大家上了快抖,说不定,我们的某些景区,就能被江宁老师带火。”

    “哦?”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各个地方某些负责部门的领导,还真个进入到了江宁的直播间。

    而当看到江宁一个又一个不断推广其他地区或者景点时。

    一时之间,一众地区文旅这一块的负责人,却是有些心动了。

    “江宁老师这次要暴走了啊。”

    “可不是,刚才江宁老师只是几句话,山西的登鹳雀就火了。”

    “还有九江。”

    “对,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太美了。”

    “还有赣州郁孤台。”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看着这一些诗句的出现。

    一众领导内心呼吸急促。

    “好像,江宁老师这是来者不拒?”

    “是的,基本上各地的朋友,他都回应了。”

    “好像江宁老师这一次的宣传费用也不是很高?”

    “嗯,几乎都是象征意义上的,但取得的回报,那可是百倍,千倍。”

    “啊啊啊,那还等什么……我们成都,我们大成都赶紧与江宁老师连麦。”

    一位领导,大声的吼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