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相马的伯乐,他姓孙。(求订阅) (第1/3页)
“兄弟们,百家姓第三期有可能要爆。” “哥们,百家姓不是一直都在爆吗?” “这次要大爆。” “哦,你得到什么消息了?” “难道你不知道第三期讲的是孙姓吗?” “我知道啊,可孙姓很牛逼吗?” “我不知道牛不牛逼,但江宁老师小小的透露了一下,第三期绝对足够的震撼。” “说得我都心动了。” “所以喽,明天就看你看不看了。” 如果说钱姓江宁是使用了盘外招。 那么。 第三期百家姓里的孙姓,江宁根本不需要什么盘外招。 以这一个姓本身上来说,他就有足够的信息量。 …… “哈哈哈,兄弟们,一会要播放《百家姓》第三期了。” “早就搬好了板凳。” “我感觉,这一期孙姓一定会讲孙权。” “也不一定,孙权虽然在历史当中很知名,但江宁老师一向不按常理出牌。比如他讲赵姓的时候,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都没讲,主要是人人都知道,也不必浪费大家的时间。孙权大家也知道,也没必要讲。” “这倒是。只是如果不讲孙权,那其他孙姓名人就比较一般了。” “这也不一定,看江宁老师这一期吧。” 又是一个星期的星期六。 百家姓第三期,再一次到来。 这一次。 江宁仍是请来了丘少林,赵晴天,以及燕京大学的郑怀教授。 “丘馆长,听说您前几天去了挖墓。” “不能乱说,考古,也是跟着江宁老师。” “羡慕,下次有机会带我们去。” “哈哈哈,一定,一定。” 虽说是央视节目,虽然讲的也是高大上的文化类内容,但江宁也适时让整个节目稍稍接地气。 这不。 百家姓一开场,江宁便让三位教授聊起了上一期的钱王墓。 而这样的闲话,也令电视机前无数观众大笑不已。 “这一期,江宁老师要讲的是孙姓?” “是的,孙姓排在第三位。” “丘馆长,您知道孙姓的来源吗?” “这个来源比较复杂。” 丘馆长摸了摸下巴,说道:“孙姓这个姓比较复杂,他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有的是通过其他的姓氏改为的孙姓。具体这一块,因为几千年了,有很多的典籍已经遗失,还有的经过战乱没有记载下来。所以,我们所了解的内容十分有限。” 虽然身为博物馆馆长,但丘少林亦是有些遗憾的说道。 这时。 在三人聊着的时候,舞台另一边,却是播出了孙姓的起源。 “孙姓最早出自于姬姓,周文王第九子叫做卫康叔,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其到康地,所以他就叫康叔。周武王去世之后,因为周武王的儿子年幼,国内发生叛乱,史称武庚之乱,康叔出兵平乱有功,封为怀侯,后来周成王想将康叔封于卫地,不想康叔去世了。于是周成王就把康叔的孙子封到卫地,所以康叔又称之为卫康叔。” 之前江宁介绍过姓与氏不一样。 所以大家对于这一段舞台剧,还是能够明白的。 比如说这位康叔。 康叔是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他原本是姓姬的。 因为周文王也姓姬,叫做姬昌。 又因为他的子孙封于卫地,后来也就成为了卫国。 因为封地这是一种尊荣,所以康叔便以“卫”为氏,称之为卫康叔。 这当然不是卫康叔自己命的名,因为康叔没有被封到卫地就去世了,这是他的后代追封命名的。 再后来。 姓与氏也就一样了。 所以卫也变成了姓。 当然。 这讲的是卫,还不是孙。 “所以康叔就成为了卫国的开创者,卫国传到第十一代,他的君主叫做卫武公。卫武公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公子惠孙,公子惠孙有一个孙子叫做武仲乙。因为惠孙在当时非常有德行,也非常的知名,他的后代很怀念他。于是,他的孙子,也就是武仲乙便以的字做为了自己的氏,这便是孙姓的起源。” 当然。 江宁在安排孙姓起源之后,也不仅仅只是讲孙姓的起源。 同时。 江宁还讲了武庚之乱。 武庚之乱很有意思。 这里的武庚,他并不是周朝人,他也不是周朝的功臣,他其实是商朝帝辛之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儿子。 是不是很有意思? 周朝灭了商朝,他并没有将商纣王儿子给杀死,而是将商纣王的儿子封到了一个地方,好好的生活了下去。 这放在其他朝代上是很难做到的。 毕竟一般改朝换代。 前朝的人都会被当朝统治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