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_第二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第2/12页)

做什么,跟某种权力最为相像,相传这种权力属于吕底亚人古格斯的先人。据说此人在为吕底亚当时的统治者放羊。一天,天地间掀起了暴风骤雨,过后又开始地震。他放羊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洞,深不见底,原来是地壳破裂了。看到这一幕,他很吃惊,却走进了洞中。故事还在继续,在洞中,他发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还有一匹身上开着小窗、内里空心的铜马。他偷偷看了一眼,发现其中有一具大过常人的尸体,全身空无一物,只有手上戴了一枚金戒指。他拿下金戒指,离开了此处。为了向国王汇报羊群的状况,牧羊者每个月都要聚在一起开会。开会时,他还戴着那枚金戒指。和大家一起坐下后,他转动了一下戒指上的宝石,恰好把宝石转到了手心,其余人就看不到他了,还以为他离开了。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之后又出现在大家面前,是因为他碰巧又把宝石转到外面来了。此后,他为了确定自己究竟能不能隐身,做了很多试验。最终,他意识到,把宝石往里转就能隐身,往外转就停止隐身。这样确定以后,他想尽办法成为一名使臣,可以去拜见国王。他接近国王后,引诱了王后,与她合伙杀死国王,自己登上了王位。如此说来,如果这种戒指有两枚,正义之人戴一枚,不正义之人戴一枚,那么能够想象,所有正义之人都无法一直坚持做正义之事,无法控制自己不将他人的财富据为己有。若一个人能像无所不能的神明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能在市场中随意拿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用不着感到恐慌,能跑到别人家里,戏弄女子,杀人越狱,而不受任何约束,那此人便会跟不正义之人做完全相同的事,没有任何差异。所以这可以作为一项强大的证据,证实正义之事都是大家受到逼迫才去做的,没人甘愿去做这种事,认为其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只要有作恶的条件,大家便会作恶,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是如此。一个人从不正义中得到的利益,超过了其从正义中得到的利益,这点显而易见。任何人只要坚持这一观点,就能理直气壮地说出很多依据。要是有个人拥有了这一权力,却不愿作恶,抢夺别人的财富,那么尽管在他本人面前,一切留意到这点的人都会夸赞他——大家总是这样彼此欺骗,生怕自己会遭受损失——但大家会认为他是全世界最愚蠢的人,他的行为匪夷所思。这点暂时就说这么多吧。

    最后,我们来为这两种人的生活做出判定。我们若能区分最正义之人和最不正义之人,就能正确判断这两种人的生活。如若不然,便做不到这一点。那该如何区分呢?要让这两种人分别竭尽所能做自己的事,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要减少不正义之人的不正义或正义之人的正义。

    第一,要让不正义之人做事时,跟有能力和专业技术的人达成统一。在自己的技术范畴中,有能力分辨可能与不可能,抛弃不可能,选择可能,就跟技术最高超的掌舵者或是医生没什么两样。对这种人来说,偶尔出现失误,也是能够弥补的。若某人准备成为最不正义之人,那他若想作恶而不留下任何破绽,就要避免被任何人发现,也是一样的道理。务必要把被人发现的人,当成低水准的不正义之人。看起来正义,实则不正义,是不正义的至高水准。因此,务必要给予彻底的不正义之人不折不扣彻底的不正义,并准许他在做最严重的坏事时,获得最正义的良好声誉,还要让他有能力弥补自己露出的马脚。若他作恶被人揭露出来了,就要让他用良好的口才说服别人。他还有足够的勇气与力量、财富与同伙做靠山,就算要动用武力,也没有问题。

    以理论为依据,我们在塑造了这个不正义之人的形象后,还要在其身边塑造一个正义之人的形象,也就是一个朴实、高尚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而非只是表面上的好人”,诗人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腊悲剧诗人,被誉为“悲剧之父”。

    ——译者注]这样说。所以“表面的”一词,我们一定要删除,因为被视为正义之人会给人带来声名和财富,这样会混淆他的正义到底是为了声名和财富,还是为了正义本身。因此,要跟之前那个表面的好人、真正的坏人做比较,就务必要摒弃他所有的外在表现,只留下正义。要考验他的正义,必须让他明明没有作恶,却背负着大奸大恶的名声。他在所有民众都说要杀死他的情况下,依然毫不妥协,坚持正义,甘愿为正义献出生命,一生都不会改变。借助这种方式,我们得到了极端的正义,以及极端的不正义,这样再判断其中哪种人更快乐,就比较容易了。

    苏格拉底:天哪!亲爱的格劳孔,这两尊人像几乎跟拿去比赛的艺术雕塑差不多,你为了雕琢它们,花费了多少心血?

    格劳孔:我只是尽我所能。若这便是这两种人的天性,那么我认为我们再讨论其生活前景的难度就会降低了,因此我要继续说下去才行。苏格拉底,要是我的话语很粗鲁,那是因为说话者是贬低正义、赞颂不正义的人,而不是我,你不要误会。这些人会说,在那样的条件下,正义之人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折磨,包括严刑拷打,镣铐禁锢,烧坏双眼,到了最后,还要被钉死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