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节 东方红 (第2/2页)
草会比粮食贵,真是不可思议。“有人买吗?” “看今年的气候恐怕没人买了。”老聂头接着向我解释道:“节气不好的年头,比如秋天雨水太多,草不好打;或者冬天雪多,羊吃羊草的时间就长了,吃的羊草也就多了,秋天羊草准备不足的话,就得买羊草。” “到哪儿去买呢?” “去下边农业社。他们那里秋后没事了,就打点羊草留着。冬天气候不好,到春天就可以卖。也算是副业吧!”这时候,那三个女的不约而同的都走了。 “她们仨女的干什么去了?” “快到晌午了,她们得去做饭了。” 我抬头向天上看看,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是快到中午了。再向远处望去,见接羔站的东边山坡上有一群羊。我们的套包大正一手牵着马,另一只手拿着套马杆在山坡上慢慢的溜达着。羊儿在山坡上散成了一大片,每只羊都低着头认真的吃着草。 初春的太阳照在山坡上,这些羊儿就在这阳光下静静的吃着草。向山下看,草原上的草还没有变绿,到处都只见一片土黄色。土黄色的山、土黄色的草原。 白场长在这里转了一圈,骑上马走了。确照日喂完了那几只待宰的羊以后,放下手里的那个盆对我说:“我去把我的马抓来。”说完就走出了羊圈。 我喂完了那些老弱病残的羊之后,问老聂头还干什么?老聂头让我回去歇会儿。我漫步走出羊圈,见确照日把一只栓了一根长长的皮条的铁桶挎在了一匹淡红色的马的头上,那桶把马嘴堵了个严严实实。我问确照日这是干什么?确照日告诉我,他要给他的马也喂一点儿苞米。 “这是你的马吗?”我问。 “是啊。这是只小马,才5岁。”确照日告诉我。 “这小马挺精神的。”我有些奉承的说。 “还行吧。都喂完了?”他问。 “完了。” “那就歇会儿去吧。” 我离开了确照日,向套包走去。 每个包都有三辆牛车,我们包有四头牛,是搬包时拉牛车的。现在它们正在悠闲地在草地上吃着草。 这三头牛都有各自的分工,拉头车的是一头白脊梁背的牛,确照日告诉我那是头小牛,说是小牛,只是它的岁数小,个子并不小,力量很大,据说拉头车需要有力量的牛,所以套包大选择了这头有力量的牛拉头车。 有一头折了一个犄角的牛是拉第二辆车的,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东方红”。至于它为什么叫“东方红”,我不得而知。 拉最后那辆车的是一头弯犄角的老牛,慢慢吞吞的,总是拉在最后边,所以就只能拉最后一辆车。 还有一头是乳牛,还带着一个小牛犊,是专门供应我们牛奶的。 晚上,我问确照日关于那头“东方红”的事情。提起这头“东方红”,确照日又打开了话匣子:说起这头“东方红”,那可是有些来历的。 那是去年的事情,那时,我们的包正在村子西北方的游牧地游牧,距离村子大约200多里地的边境附近。那时正是雨季。一天,边境上的解放军部队的一辆东方红牌履带式拖拉机在经过一条小河时,陷在了河里。钢铁的履带拖拉机不知有多少吨重,陷到河里就出不来了。他们找来汽车拽,汽车轮子在河岸的草地上打滑,而那辆拖拉机却是纹丝不动。 他们又找来一辆马车,套上五匹马,还是拉不动。我们这头单犄角老牛拉的的牛车正好在附近经过,尝试着用绳子把这头牛拴在拖拉机上,它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那几顿重的拖拉机拉了出来。 自此,这头牛就出了名了,人们就以那辆东方红拖拉机的名字为它命名,称呼它为“东方红”。 我走进包里,炉子已经灭了,包里有些凉。我找来木柴,把炉子生上。又把煮茶的锅放到炉子上,按照老聂头教我的方法用刀砍下一些砖茶,放到锅里煮上。然后坐下,自己卷了一支烟,抽了起来。 炉子里的火烧起来了,包里有了一丝暖意,身上也感觉暖烘烘的。只觉得身上有东西在爬,“大概是虱子吧,”我想。要想捉虱子,就要脱掉衣服,而脱掉衣服在包里会很冷的。没办法,只好任由虱子在身上爬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