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_197,打断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7,打断腿 (第2/5页)

清楚‘癞皮膏药’的药效但也清楚它的缺点。

    在乡下,丑些、臭些也有人买。

    但是城市......宋文老师摇摇头,“应该没有人愿意使用。”

    “可以和医药实验室合作,提高药效,除臭......改进制作工艺......”青山镇做不到,但不代表羊城的医药实验室做不到。

    改进制作工艺,设计包装,完全可以作为祛湿特效药推出。只要还保留八成的功效,就不怕没有生意。

    贴一张‘癞皮膏药’,难道不比喝一杯祛湿茶效果更好?更省钱?

    当然了,‘癞皮膏药’什么的,就不要再叫了,真的很难听。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假药。

    宋文老师想了想,“可以。我带你去找小李。”

    小李,李仁杰,是青山镇的第一把手,更是宋文老师的学生。相对于陈知年,李仁杰和宋文老师的关系更像父子。

    李仁杰的父母和宋文老师一样是支援农村建设的知识分子,但因为不适应岭南的气候,也因为身体的被折磨、内心的煎熬而早早就坏了身体,在李仁杰很小的时候就双双去世。

    李仁杰是宋文老师养大、教育成才的,所以为人也有些像宋文老师。为了照顾宋文老师,李仁杰在大学毕业后,也回到青山镇。

    多年过去,李仁杰成了青山镇的大领导。

    不过,宋文老师可不要他照顾。这些年,不管李仁杰如何劝说,宋文老师一直都是一个人住在学校的教书宿舍,然后把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孩子。

    虽然李仁杰不是本地人,但青山镇的人对他还是比较信服的。

    去年,有一辆载着‘苯’的大货车从青山镇经历,意外翻到在河里。虽然本地人不知道什么是‘苯’,但因为李仁杰说这是一种化学药品,有毒。青山镇沿河的人家就足足一个星期没有碰河里的水。

    宁愿喝贵的矿泉水,宁愿去山里挑水。

    没有人质疑,没有人阳奉阴违,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为了大家好,大家都愿意信服他。当然个,如果他不总是隔三差五的就去村里宣传读书的重要,建议家长送孩子读书,青山镇的人可能会更喜欢他。

    一栋比较破旧的两层小楼就是青山镇领导的办公地,陈知年在一个比较简陋的办公室见到了青山镇的大领导。

    真不愧是宋文老师养大教出来的,李仁杰的一些习惯都很像宋文老师。

    听说了陈知年的老一,李仁杰很意外。

    “真好啊。如果能成功,青山镇也算是有产业支持了。”说真的,青山镇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低,大家手里也有钱,但这些钱主要来自各家的‘女婿’。难得好听,这是女婿孝敬,说得难听,这是青山镇买女儿的见证。

    李仁杰去市里开会,不少人都用‘二奶镇’来笑话他。但有什么办法?青山镇人都习惯了用女儿来致富,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李仁杰和宋文老师一起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宣传自强自立自爱的重要性,但效果不大。大家更愿意看到眼前的利益。

    至于以后?

    谁知道十年、二十年后是什么世界?

    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能赚钱就不要等以后。

    读书?

    多浪费钱?多浪费时间?

    不管是入工厂,还是嫁人,都比读书好。

    宣传的人说到口水都干了,还不如‘女婿’的也一个红包有用。

    近期内改变青山镇人的思想,这不太可能。经过十年的日积月累,青山镇靠女儿的思想已经被刻入了骨髓里。

    改变需要时间。

    思想改变不了,但生活还是能提高一些的。

    李仁杰迫切的希望青山镇能有立足的产业,一方面为了青山镇人民,一方面也为了他自己。说起来,李仁杰这个大领导也是羞愧,青山镇的办公大楼还不如旁边的居民小楼。

    在青山镇,最穷的是他们这些领导。

    没有发展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话语权。

    为了青山镇的发展,李仁杰没少动脑子,更没少折腾。但是,最后都败在青山镇偏僻尴尬的地理位置上。

    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前年,他带领青山镇的人民种植听说在大城市,还有国外都很受欢迎的‘圣女果’。但因为交通不便,收购商的大货车根本就进不来,而且‘圣女果’容易坏,最后只能烂在田里。

    一分钱一斤也卖不出去。

    去年,李仁杰又带着青山镇的人种植香蕉。

    为了大家的利益,李仁杰租来小货车,花费人力物力把大家丰收的香蕉送到市里的火车站,然后装车送到北方去。

    庆幸的是,这次收获不错,不少农民都赚了钱。但是,他们的财务不仅没有赚钱,还贴了不少钱。

    现在陈知年提起‘癞皮膏药’,李仁杰很快就看到了其中的可能性。然后又听说陈知年的男朋友就是医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